万万没想到,美国现在对中国使的招,跟当年整垮日本用的手段一模一样!如今他们计划已完成一大半,只要供应链彻底成型,美国根本不用动武,就能达成目标…… 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汽车和电子产品出口全球,美国贸易逆差拉大,坐不住了。1985年9月22日,五国签署广场协议,日元对美元汇率从240:1升到两年后120:1,日本出口竞争力直线下降,企业利润缩水,转向国内投资,股市地产膨胀。1990年泡沫破灭,经济陷入停滞,长达三十年没翻身。这套汇率操控加后续政策失误,直接整垮日本经济。 如今美国对中国使的招,简直是翻版。先是贸易战,从2018年起层层加关税,到2025年虽有休战延期,但整体框架还在,进口中国货成本涨了,出口受阻。2025年2月,美国对所有中国进口品加10%关税,贸易额受影响,中国对美出口转向其他市场。 再看科技封锁,2019年把华为列入实体清单,2020年扩展到中芯国际,先进芯片断供。2025年,美国撤销台积电对南京工厂出口许可,到年底生效,华为2025年AI芯片产量仅20万片,中芯国际生产受限。 供应链转移是重头戏,美国喊“去风险”,其实想把中国踢出核心链条。台积电2020年宣布在亚利桑那建厂,2025年上半年转亏为盈,盈利1.5亿美元,但整体成本高,招工难。三星LG跟进转移,试图建排除中国的经济圈。这些步骤推进过半,一旦供应链成型,美国不用动武,就能达成目标。 不过,中国不是日本那时候的样子。我们内需市场大,14亿人口,消费占GDP四成,就算出口少点,国内也能顶住。产业链全,从基础到高端,越南印度接盘难,因为配套和技术跟不上。美国小企业叫苦,关税让行李箱价从100美元涨到160美元,客户跑光。芯片短缺推高全球物价,美国通胀高居不下。供应链转移让消费者多掏钱,越南服装贵10%,墨西哥家电增20%。 中国反制有招,2025年4月加强稀土出口管制,全球九成供应靠我们,七种稀土加实时报告和端用声明,美国F-35和导弹系统离不开。蒙古澳大利亚找替代,加工技术卡壳。 一带一路贸易火热,2025年上半年建设合同662亿刀,投资571亿刀,能源领域420亿刀,沿线贸易占比超三成。RCEP协议下,东盟成最大伙伴,2024年1-11月贸易12万亿人民币,2025年继续涨,这些国家不答应脱钩。 而货币政策稳定,房地产调控早动手,避免日本泡沫覆辙。科技自主在赶,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占全球一半,特斯拉上海厂产能超本土,宝马大众加投资。 美国这组合拳,其实砸自己脚。我们有完整工业体系、最大消费市场,底气足。挑战虽有,但工程师、企业、消费者齐心,中国定能顶住,继续前行。
就在今天,美国与日本正式宣布就在今天,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室再一次成为全
【12评论】【21点赞】
王平
美国人只有把大石头扛起来捧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