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的克林顿,已料到美国结局,希望中方胜利后,希望中国能够“高抬贵手”。在最近

芸霄记史 2025-09-08 10:35:17

78岁的克林顿,已料到美国结局,希望中方胜利后,希望中国能够“高抬贵手”。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这位曾经的美国总统没有遮掩,也不再说那些冠冕堂皇的外交话,而是坦白了自己对未来的判断。他很清楚,中国超越美国只是时间问题,而他真正的愿望,是那一天到来时,美国不会被刻意为难。   很多人还记得,2016年大选本被外界认为是希拉里的胜局,结果特朗普意外逆袭,克林顿后来复盘时,把妻子的失败,和自己在任时期推行的全球化直接联系起来,从他的角度看,全球化的副作用在美国产生了民粹反弹,也正是这些反弹票,把特朗普送进了白宫。   上世纪90年代末,那是克林顿最意气风发的阶段,美国刚刚走出冷战的阴影,拥有无可匹敌的经济和军事优势,克林顿当时全力推进全球化,他相信通过开放市场,把全世界的经济绑在一起,美国不仅可以赚大钱,还能借机输出自己的政治理念和生活方式。   在这个设想中,中国的加入是关键一步,克林顿和他的团队当时认为,只要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接触国际规则和自由市场,就会逐渐接受西方的经济和政治模型,换句话说,那时的美国人把“中国入世”当成一场能改变中国的战略行动。   但真正的走向完全出乎克林顿的预料,中国加入WTO后并没有被“改造”,而是把全球化的机会用在了自身发展上,中国制造业迅速壮大,科技能力不断提升,经济规模持续攀升。   短短二十年,中国不仅没按照美国人的设想行事,反而稳步向着世界第一经济体迈进,美国从最初的乐观,变成了惊讶,再到如今的焦虑。   与此同时,美国自己却在全球化中付出了高昂代价,大量制造业岗位流失,“铁锈带”逐渐衰落,大批工人失业,政府承诺的补偿和再就业计划基本落空,收入差距扩大,社会情绪不断累积。   2016年,特朗普以“美国优先”这样的口号,得到了大量失望选民的支持,这些人正是全球化的受害者,结果,克林顿推行的战略,不仅没能让美国保持长期优势,还间接摧毁了希拉里的选情。   如今,面对现实的反转,克林顿的态度和二十年前完全不同,他承认自己对中国的判断错了,也承认全球化的结果远没有当初那么美好,谈到中国时,他没有回避那个终极现实:中国将在经济上超越美国。   而他更关注的是,如何让这个过程不变成对美国的打击,于是,他那句“高抬贵手”,其实是发自内心的期待——希望中国记得当年美国在入世问题上的支持,不要在美国处于下风时做出过于激烈的举动。   它反映出一部分美国政治精英的思路:与其否认趋势,不如接受现实,再想办法减少冲击。他们明白,中美之间的差距在缩小,美国无力阻止中国的发展,但希望双方在交替的位置时,不是以冲突作收场。 参考信源:观察者网《克林顿:知道中国取代美国那一天会来,希望到时候…》

0 阅读:1

猜你喜欢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