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与中国闹翻4年后,如今终于承认做错了!当初美台说好5年内建成五座芯片工厂,

芸霄记史 2025-09-08 18:35:24

立陶宛与中国闹翻4年后,如今终于承认做错了!当初美台说好5年内建成五座芯片工厂,要创造数万个高薪岗位,不光政府信了,连老百姓都满心期待,当地媒体更是天天喊这会是“立陶宛的黄金机遇”。结果,一场空无一物的梦,把整个立陶宛带进了死胡同。     美国所谓的芯片大项目从一开始就不靠谱,台湾先抛出650万欧元的投资额,这点钱行业里的人都明白,连一条最简单的生产线都建不成。   后面说追加到1400万,却加了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条件:立陶宛得自建200兆瓦的供电系统,而立陶宛整个国家的工业用电总量才63兆瓦,要达标得建两座大型电厂,还得等上几年。   更离谱的是,原本承诺的“五年建成”,在2023年被悄悄改成了2032年,技术支持也只是派了几个人来讲课,设备一件没带,本谈好的合作厂,最后台湾企业直接撤资,留下一地烂摊子。     随着这个虚假承诺破灭,中国的反制接踵而来,乳制品出口半年内下滑了85%,大量牛奶堆在仓库眼看要过期,只能低价甩向非洲。   木材行业也被重创,原本卖100欧元一方的高端木材,去土耳其只能换回一半的价钱,电子元件行业更是直接丢了中国订单,工厂停摆,大批工人失业走上街头也无济于事。     更致命的是中欧班列改道。在关系还好的时候,这条物流线能为立陶宛带来占服务业GDP 7%以上的收入,车站货运繁忙,工人工资高。但失去中国市场后,班列转向波兰和匈牙利,国内车站顿时冷清,许多装卸工只能去打零工维持生活。     眼看经济一片惨淡,立陶宛开始向外找帮手,可欧盟早在它坚持设所谓“台湾代表处”时就不认同,匈牙利当面批它拿欧盟利益去取悦美国,德国也警告别影响中欧谈判,等立陶宛贸易崩了求援时,欧盟一句“自己解决”就把它打发了,连支持票都没攒够。      经济和外交的双重困境,直接在选票上反映出来,2024年底,中左翼社会民主党以“先填饱肚子再谈外交”的口号赢下多数席位,右翼政府被赶下台。   新总理帕卢茨卡斯上任就直言,芯片工厂和高薪岗位都是对老百姓的虚假实验,立陶宛在这场合作中一无所获,还亏光了家底。     为了修复与中国的关系,立陶宛新政府迅速行动,承诺关停“台湾代表处”,还低调派经贸团去上海参展,甚至主动申请参与中国和中东欧的物流项目,想重新接上中欧班列。   但是,从2021年到2024年,立陶宛对华贸易已经亏掉32亿欧元,流失了1.2万个高端岗位,其中六成的技术工人去了德国、荷兰,回流几乎不可能,无数中小企业倒闭。     如今说起这四年,立陶宛上下都清楚,回头难,但不回更难,政治冒险换来的不是繁荣,而是满地的损失与空洞的口号。

0 阅读:138

猜你喜欢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