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阅兵作用开始发酵,各国态度明显变化?   这场盛大的阅兵,最明显的反应其实来

芸霄记史 2025-09-08 17:35:07

中方阅兵作用开始发酵,各国态度明显变化?   这场盛大的阅兵,最明显的反应其实来自日本,原本在阅兵前,日本外务省频频发声,说中国的军事展示会给地区带来不稳定,还想拉上盟友一同表态抵制,一副咄咄逼人的姿态。   结果中国阅兵当天,当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面对媒体被问到看法时,却显得格外谨慎,沉默片刻后,他只说日本会坚持和平发展,之前的态度与此刻的收敛形成了鲜明反差,这样的转变离不开阅兵现场的冲击力。   这次阅兵的装备展示,已经不是单纯的规模震撼,而是技术层面的全面跨越,高超音速导弹方阵首先吸引了眼球,鹰击-15和鹰击-19的速度已经远超传统防空系统的反应极限,这让严重依赖航母的美日都不得不重新思考海上安全问题。   紧随其后的东风-5C洲际导弹,以极高的打击半径向世界表明,中国具备全球范围的战略核威慑能力,这已足够改变任何国家制定对华政策时的底线思维。   常规力量中,055型万吨级驱逐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它的百余个通用发射单元,可以根据不同任务装填多种导弹,让一艘舰就能应对海、空、陆全方位威胁。   而“福建舰”航空母舰的出现,则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电磁弹射时代,与歼-35A舰载机配合,将极大提升航母战斗群的综合作战强度,这类舰艇的存在,意味着中国海军正逐步形成可在远洋灵活部署的成体系力量。   未来作战的方向,也在无人作战方队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从无人侦察机到无人战车,这些装备都能在最危险的战区执行任务,人不必直接进入战场。   它不仅代表科技进步,也代表了新作战模式的雏形,让外界意识到,中国的军事实力不只是跟上世界,而是在部分领域已具备引领可能。   中国并非好战,但不会在压力面前退让,从抗美援朝到今天的现代化阅兵,理念始终没有变化:和平不是等来的,而是依靠实力争取和维护的,对于任何可能的威胁,中国都有能力做出回应,这是一种绝不模糊的信号。   这场阅兵,不只是向国内展示成就,也是向外部表明中国的立场,发展军事力量的目的是让国家更安全,让人民生活更安稳,同时也维护地区的平衡与稳定。

0 阅读:139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