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点名中国,给中国划了一条红线。 美媒披露消息称,美国总统特朗普美国时间9月5日,正式签署了一项针对与美不友好国家的行政令:非法拘禁美国公民可面临制裁。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意在庇护海外遭“不公对待”的美国公民,此令授权美政府实施具体制裁,诸如冻结涉事外国官员或机构在美资产、限制其赴美签证获取等执行举措。 其实美国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2012年他们就通过了一个《马格尼茨基法案》,也是用“人权理由”制裁别国官员,而这一次,范围更广、总统的自主权也更大。 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定义"非法拘禁"以及认定权的归属,具体而言,当美国公民在外国因违法被当地依法逮捕时,美国政府能否仅依据本国标准就单方面将其定性为"非法拘禁"并实施制裁,这种做法的判定标准存在较大弹性空间,关键在于认定过程是否完全由美国单方面决定,以及这种单边裁量权可能带来的操作性问题。 不少观察者马上联想到之前华为高管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扣、之后两名加拿大人在中国被依法逮捕的事件,虽然美方声称这不是针对特定国家,但特朗普在讲话里确实点了中国的名,很难不让人产生联想。 有支持者为这个政策叫好,认为这样才能真正保护美国人在海外的安全,但也有人担心,这会不会变成美国干涉他国司法的工具?毕竟每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不同,美国凭自己的标准去判断别国执法是否“合法”,本身就有问题。 中国目前还没有正式回应,但依照以往的外交态度,中方一贯反对外国以任何理由干涉内政——包括司法主权。 特朗普选在这个时候签这个行政令,距离美国大选只剩两个月,不难看出其中有国内政治的考量,强硬的外政策略容易赢得部分选民的支持,尤其是在对华态度越来越强硬的华盛顿氛围中。 而从更大的格局看,这其实反映出美国正越来越多地把国内法用到国际纠纷中,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长臂管辖”,这可能会引发别的国家跟进,导致国际间的规则冲突越来越明显。 说到底,大国博弈从来都不只是在贸易、科技或者军事层面,法律、规则、标准,正在成为新的博弈工具,而这一次,特朗普政府又给这个世界添了一个可能引发争议的新工具。 说实话,这个政策表面上是保护美国人,但其实还是美国“我说了算”的单边思维,把自己的法律当成全球标准,动不动就制裁,这操作是不是太自我中心了? 真正要保护海外公民,应该靠的是国际合作和领事协商,而不是单方面威胁,今天你制裁别人,明天别人也可以反过来用类似的方式制裁你——这么搞下去,只会让国与国之间的信任越来越低。 这种政策的标准不明确,执行起来弹性很大,可能完全取决于执法者的主观判断,导致同样的行为有时被认定为非法,有时又不算,这种情况很容易让人担心会演变成选择性执法。 现在中美关系已经够复杂了,真的不需要再多一个火药桶,两国之间有分歧很正常,但最好还是坐下来好好谈,而不是你出一个法令、我反制一个措施,这样循环下去,对谁都没好处。 世界需要的是合作,而不是比谁更狠,希望美国政府能多想一步,别老把自己国内的法律当成全世界的规则,毕竟,国际社会的事,还得大家商量着来。
克林顿:知道中国取代美国的那一天会到来,希望到时候别.....9月6日,《华
【4评论】【5点赞】
张地主
美国的智商就这些
用户10xxx40
那没问题,我国民去美国只需要尊重遵守本国法律法规,可无视美国的法律法规。最后是否犯罪由我国法官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