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孙嘉淦告老还乡,乾隆收到密报,说他偷运十几箱黄金回家。乾隆暴怒之下派人去调查

雾烬 2025-09-05 09:38:19

大臣孙嘉淦告老还乡,乾隆收到密报,说他偷运十几箱黄金回家。乾隆暴怒之下派人去调查,结果却出人意料。 “将砖头换成真金白银,赏赐孙爱卿。”乾隆皇帝知道真相后随即下旨。这个出乎意料的转折,成就了清代廉政史上的一段佳话。乾隆二十年初春,当刑部尚书孙嘉淦告老还乡时,谁也没想到十几口沉甸甸的木箱里,装着的竟是寻常砖头。 事情起源于一份密报。有人举报孙嘉淦偷运十几箱黄金回乡,乾隆皇帝勃然大怒,立即派钦差大臣追查。当车队在河北境内被截停,箱盖打开的瞬间,在场所有人都目瞪口呆。里面整整齐齐码放着普通砖块,没有一丝金银的痕迹。 “臣不怕贫穷,只怕有损朝廷颜面。”孙嘉淦坦然向钦差道出实情。这位历经三朝的老臣,虽然为官四十余载,家中却仅有几间陋室和少许薄田。他用砖块充作银两,只是不愿让乡邻觉得朝廷亏待了尽忠职守的臣子,以免损害朝廷的声誉。 乾隆皇帝获悉真相后深为触动,立即下旨将箱中之砖尽数置换为真金白银。他还御笔亲题清官第一匾额相赠,让孙嘉淦得以荣归山西兴县故里。这段佳话很快传遍朝野上下,成为乾隆时期廉洁政治的典范事例。 嘉淦于康熙五十二年考中进士,历经康雍乾三朝屹立不倒,其立身之本在于始终坚守清廉品格。据史料记载,他在执掌户部银库期间,连果亲王允礼秘密核查都未能发现丝毫账目问题。 “真正的廉吏经得起任何检验,最可贵的是不辜负天下读书人的期望。”乾隆帝在褒奖孙嘉淦时如此评价。这一举动不仅是对个人的嘉许,更是向百官传递朝廷整肃吏治的决心。这段史实被诸多清代文献所记载,成为彰显为官之道的典范。 时至今日,孙嘉淦的事迹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中华传统官德文化中,既有包拯不畏权贵的铮铮铁骨,也有海瑞宁折不弯的刚直品格;既有于成龙甘守清贫的淡泊之志,也有孙嘉淦严于律己的慎独精神。 这些廉吏之所以能名垂青史,根本在于他们代表了黎民百姓对清明政治的深切向往。这种穿越古今的共同期盼,至今仍在激励着后人。 这一历史典故深刻启示我们:清廉不仅是官员的基本操守,更是引领社会风气的精神坐标。回望历史,每一个治世盛景都必然有一批清正之臣的支撑。当代中国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样需要培育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 我们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继承先贤的清廉美德,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孙嘉淦为镜,时刻保持自省自律的清醒,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群众的真心支持,共同建设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历史的智慧昭示未来,清廉的品格铸就伟业,这正是实现民族复兴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文|何夕 编辑|南风意史

0 阅读:201

评论列表

碎光

碎光

2
2025-09-05 10:18

螨虫又复发了[思考]

猜你喜欢

雾烬

雾烬

雾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