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汉奸是谁?远比汪精卫更加可恨,若是无他,日本连中国大门都进不了, 此人名叫黄濬,还真是人如其名,谐音跟皇军相似,天生就是给日本人当走狗的。 他没穿日军军装,却用一支钢笔、一顶礼帽,让中国在淞沪会战前就输掉了半条命,这个自诩“神童”、师从梁启超的才子,最终成了日本间谍的“提线木偶”,甚至被网友戏称“名字谐音‘皇军’,天生当走狗”。 黄濬的人生开篇堪称“别人家的孩子”:4岁识字,7岁能诗,18岁进京师译学馆,25岁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回国后给梁启超当秘书,连梅兰芳的《霸王别姬》都有他参谋戏文的功劳。 但这位“文化精英”有个致命弱点——贪财好色,他每月薪水600大洋,却仍觉得“不够花”,常流连青楼酒肆,甚至为了嫖资挪用公款。 1937年,日本驻南京总领事须磨弥吉郎盯上了他,这位“中国通”以“请教汉诗”为名接近黄濬,送古董、塞金条,还安排日本女间谍南造云子以“舞女”身份接近其子黄晟。 父子俩很快沦陷:黄濬用行政院机要秘书的职位便利,把国民党封锁长江的计划、蒋介石行程等机密,通过交换礼帽、咖啡馆传递等方式送给日军。 1937年7月28日,蒋介石在南京召开最高国防会议,决定在江阴要塞沉船封锁长江,围歼日军70艘军舰和6000名海军陆战队,这一计划若成功,淞沪会战可能改写历史,但会议记录由黄濬担任,他当晚就将情报泄露给日军。 8月6日,长江上的日本军舰突然集体“逃命”,20多艘船冲过江阴要塞,沿途日本侨民也紧急撤离。 更致命的是,蒋介石原计划乘坐英国大使许阁森的车去上海督战,因“有失国体”临时改乘专机,而许阁森的车在无锡被日军轰炸,显然,黄濬连蒋介石的行程都卖了。 淞沪会战因此陷入被动:日军军舰在沿海炮击中国军队,商船源源不断运送物资,最终导致30万军民伤亡,南京沦陷。 黄濬的泄密引发蒋介石震怒,他命戴笠限期破案,戴笠的“侦黄小组”设下连环计:先策反黄濬府上的女仆莲花,再通过跟踪黄晟发现其与日本间谍交换礼帽的秘密,最后用“撞车”戏码获取情报。 1937年8月26日,黄濬父子被公开处决,成为抗战中最早被处决的高级汉奸。 但黄濬的“遗产”远未结束,他编写的《花随人圣庵摭忆》被陈寅恪题诗讽刺“世乱佳人还作贼”,而他师从的梁启超、提携的梅兰芳,都因他的背叛蒙羞。 更讽刺的是,他死后,齐如山取代他成为梅兰芳的主要编剧,文化圈的“更新换代”,竟因一个汉奸的倒台而加速。 黄濬的故事让我想起老家菜市场里的“老鼠仓”,表面光鲜的摊主,背地里却偷卖变质肉,汪精卫的汉奸行为是“明抢”,黄濬的则是“暗偷”:他没穿日军军装,没举太阳旗,却用一支笔、一顶礼帽,让中国在抗战初期就输了底牌。 现在网络上总有人争论“谁是最可恶的汉奸”,但在我看来,黄濬这类“文化汉奸”更危险,他们懂历史、会写诗、能混进高层,卖起国来比谁都“优雅”,就像网友说的:“汪精卫是叛徒,黄濬是内鬼——内鬼比叛徒更致命。” 我们回头看黄濬,不该只骂他“贪财好色”,更要警惕:当一个人把才华用在卖国上,比无知更可怕,毕竟能写出“绝艳似怜前度意”的人,也能写出让30万军民送命的情报,文化的笔,从来都是双刃剑。
抗战中,日军重兵包围大清河,聂荣臻急设前指应对。不料,前指司令朱占魁却不在乎:“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