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船业要完了?”因为特朗普的命令,现在很多买家都将订单下到了日本,有人说以后我们的造船业会进入寒冬时期,但是我觉得,这只是暂时的,如果美国坚持,最终只会两败俱伤。 特朗普政府这想法特别简单粗暴,他们觉得美国自己的造船业竞争不过中国,那就用行政手段设置障碍,从表面看,这招好像有点用,中国船到美国港口的成本一下子就高了很多。 一艘大型集装箱船,单次停靠可能得多花好几百万美元,这肯定会影响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可美国国内好多人都不乐意了,能源行业担心运输成本涨了,油气价格也得跟着涨。 零售商怕进口商品变贵,消费者不买账;港口更怕因为收费高,订单都跑到加拿大或者墨西哥去了。 更搞笑的是,美国造船业衰败是好多年的老问题了,美国海军统计过,中国造船的产能是美国的232倍,美国船厂一年就造几艘船,中国一年能造上千艘。 特朗普想靠补贴和关税让美国造船业重新火起来,就像用创可贴治心脏病,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面对美国的冲击,中国造船业可没慌,2025年上半年,中国船厂新接订单的比例虽然从72%降到了52%,但在全球市场的份额还是超过了一半。 为啥呢?因为中国造船业有四十多年的积累,产业链特别完整,从钢铁、电子到能源,上游产业配合得特别好。 从散货船、集装箱船到LNG运输船,各种类型的船都能造,从东南亚的修船基地到“一带一路”的物流网络,下游市场遍布全球。 在技术方面,中国更是走在前面,2025年,全球绿色动力船的订单里,中国占了61.8%,LNG运输船的接单量比去年增长了67%,市场份额都超过35%了。 江南造船用智能设计系统,把LNG船钢材的利用率提高到了88%,一艘船的成本能降低500万美元,大连船舶重工用模块化建造,12个分段同时施工,效率比以前快了三成。 这些创新,让中国船企在成本和技术上都有了优势,就像筑起了一道护城河。 虽然美国施压,但全球航运巨头还是用订单表达了对中国市场的信任,马士基大中华区总裁丁泽娟说,订新船的时候,会综合考虑成本和技术,不会因为美国港口收费高就不和中国船厂合作。 数据也显示,2025年下半年,美国政策慢慢明确了,之前犹豫的新船订单又开始往中国回流了,韩国、日本虽然趁机接了一些订单,但他们劳动力不够,成本又高,产能扩张不了多久。 特朗普搞的这场“造船业战争”,说白了就是保护主义那一套,他想用行政手段改变市场规律,可他没考虑到全球产业链早就紧紧连在一起了。 中国造船业能起来,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不是靠政策补贴,从散货船到LNG运输船,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建造,中国船企靠技术创新和效率提升赢得了全球市场。 美国要是一直这么单干,最后肯定会让全球海运成本变高,供应链也乱了套,各国都得吃亏,而中国呢,有完整的产业链、领先的技术,还有灵活的市场策略,肯定能在这场博弈里把危机变成机会。 就像中船防务的财报说的,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比去年多了16.54%,净利润涨了258.46%,接单量都完成了年度计划的88.8%,这数据就是对“中国造船业要完蛋”说法最有力的反驳。 历史早就告诉我们,保护主义救不了衰败的产业,开放合作才是正道,特朗普这场闹剧,最后肯定会被全球产业链升级的浪潮给淹没,而中国造船业,肯定能在风浪里越走越远,驶向更广阔的海洋。
特朗普,可能快要被我们,给逼出“精神病”了。很多人还以为,他在跟我们,打什么高明
【8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