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全红婵被人“利用”,央视罕见发声辟谣。 最近,全红婵陷入了一场意想不到的风波。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上,突然冒出了许多打着全红婵旗号的带货视频 ,视频里 “全红婵” 操着熟悉的口音,真诚地向大家推荐土鸡蛋:“家人们,这是我们老家的土鸡蛋,营养可丰富了,我想帮妈妈改善生活,大家支持一下!” 。 这些 AI 合成视频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不少粉丝出于对全红婵的喜爱和信任,纷纷下单购买,有个网友小李说:“我可喜欢婵宝了,看到她推荐鸡蛋,想都没想就买了,想着支持一下她。” 据统计其中一个点赞量超1.1万的视频,其关联的商品链接显示已售出4.7万件鸡蛋,可等收到货后,大家却发现鸡蛋的质量远不如宣传的那样好,个头小,还有不少坏的,这时候一些不明真相的网友开始在评论区指责全红婵 “消费粉丝信任”“为了赚钱不择手段”。 事实上,全红婵家人早就对这类事情有所防范,早在今年 4 月,全红婵家人就通过媒体明确表示:全红婵从未代言过任何农产品,也未授权任何直播带货行为。 全红婵的哥哥全进华也是一位三农主播,经常在直播中销售家乡的农产品 ,他无奈地透露,从那时起,此类仿冒视频就层出不穷,那些不法分子手段十分狡猾,不仅盗用全红婵的声音和采访画面,甚至连家人的直播画面也被他们拿去合成利用。 有一次,全进华在直播中正常介绍自家水果,没过多久,就有人用他的直播片段合成了卖其他产品的视频,导致很多人误以为他们家在卖 “假货”,自家农产品的口碑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就在全红婵深陷舆论漩涡,声誉岌岌可危之时,央视这一权威媒体果断下场 ,央视新闻通过深入调查,制作了专题报道,将 AI 仿冒技术的 “神秘面纱” 彻底揭开。 在报道中,详细展示了 AI 仿冒技术的操作流程:不法分子只需在网络上收集一段全红婵的公开采访视频或者语音素材,然后借助市面上开源的算法,短短十几秒,一个能以假乱真的 “数字全红婵” 就诞生了。 这个 “数字全红婵” 不仅声音与真的一模一样,就连表情、神态都极为相似,普通人很难通过肉眼和听觉分辨出真假。 央视在报道中还特别提醒广大公众:“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尤其是遇到名人带货视频时,大家务必提高警惕,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核实,切不可仅仅凭借声像就盲目判断 。” 随着央视的深入调查,仿冒全红婵的账号背后隐藏的灰色产业链也逐渐浮出水面,原来在一些网络平台上,部分所谓的 “知识博主” 公然贩卖 “AI 克隆教程”,这些教程售价极低,有的甚至只需几十元,购买者就能获得一套 “一键生成” 明星仿冒视频的软件和操作指南。 有个购买了教程的网友透露:“当时看到教程说能轻松克隆明星声音和形象,就想着试试,没想到真的很简单,按照步骤操作,很快就能做出像模像样的视频。” 除了这些零散的个人售卖教程外,还有一些专业的团队,他们专门从事批量生产明星仿冒内容的勾当。这些团队利用专业的设备和技术,制作大量的明星仿冒视频,然后发布在各大平台上,通过平台的流量分成、商品佣金等方式获取巨额利润。 据了解这些团队一个月通过这种侵权行为,获利可达数十万元,除了全红婵,孙颖莎、王楚钦等奥运冠军,甚至演员靳东的声音和形象也未能幸免,被他们频繁盗用。 有数据显示,仅在一个月内,就有超过 500 个涉及仿冒这些明星的视频在网络上传播,形成了一种规模化的侵权现象,严重扰乱了网络秩序和市场环境。 此时的全红婵正处于巴黎奥运会后的身体恢复期,因发育导致的技术调整已让她承受巨大训练压力。仿冒视频的泛滥,使她在训练场外还要面对网友的误解与攻击,甚至有极端言论质疑其 “消费贫困”“晚节不保”。 全进华经营的农产品直播间,原本是他靠自己的努力,为家乡农产品打开销路的平台,他一直秉持着诚信经营的原则,对农产品的质量严格把关 。 可仿冒事件发生后,他的直播间被大量负面评论淹没,有个消费者在直播间里说:“你们家打着红婵的旗号卖假货,太让人失望了!” 全进华无奈地一次次解释,这些带货视频与他们家没有任何关系,可还是有很多人不相信。 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全进华不仅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回复网友的质疑,还要收集各种证据,比如农产品的检测报告、进货渠道证明等,来证明自己卖的产品是正宗的、质量有保障的,这让他的经营压力陡然增大,原本平静的生活也被彻底打乱。
央视终于出手,国务院点名封杀,这些坑老百姓的大网红,属实活该。当直播间里那声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