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0日,美国司法部宣布,25岁的海军水兵魏金超(英文名Patric

星球拾光 2025-08-25 15:23:11

2025年8月20日,美国司法部宣布,25岁的海军水兵魏金超(英文名Patrick Wei)因向中国提供敏感军事信息被陪审团裁定六项罪名成立,其中包括间谍罪及违反《武器出口控制法》等。   2023年8月的一天,圣迭戈海军基地里,25岁的轮机士魏金超正准备登上“埃塞克斯号”两栖攻击舰,没等他踏上甲板,联邦特工就拦住了他。   这一拦,揭开了一桩持续18个月的美军情报泄露案,也让美军内部的安全漏洞彻底暴露在公众眼前。   魏金超不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2016年他跟着母亲从中国搬到威斯康星州,高中毕业后没两年就加入了美国海军,2022年3月被派到“埃塞克斯号”上工作,还趁着这个机会申请了美国公民身份。   谁也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普通的基层水兵,会把美军舰艇的核心机密一点点送出去。   事情要从2022年2月14日说起,那天魏金超在社交媒体上认识了一个人,对方自称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的“海军爱好者”,一上来就提出给500美元,让他帮忙收集美军舰艇的信息。   魏金超心里其实很清楚,这事儿不对劲,他甚至跟朋友说“这就是间谍行为”,而且他在部队里接受过反情报培训,还特意搜过“美海军水兵因间谍案获刑”的新闻。   可即便知道风险,他还是没断了联系。   之后的18个月里,魏金超用起了微信、Telegram这些加密通讯软件,后来还换成了更隐蔽的方式,通过加密网站“虚拟投递”,用限时消失的密码页面交换信息。   他利用自己的安全许可,从受限的军网上复制了数千页资料,里面有“埃塞克斯号”和其他美军舰艇的技术手册,足足有60份。   除了文字资料,他还拍了舰艇的照片、视频,甚至把舰艇的位置、防御武器的情况,还有平时运作里出现的问题,都一股脑传给了对方。   为了不被发现,他们的交易手段也藏得很深。   对方给魏金超准备了新的电脑和手机,每次给钱都用72小时就会消失的方式,魏金超自己也在好几个应用里换着账号收款,他还管对方叫“安迪大哥”。   18个月下来,魏金超一共拿了超过1.2万美元,单次最多的时候能拿到1万美元,对方甚至还提议要资助他和母亲去中国。   可纸终究包不住火,联邦特工悄悄监视了他六个多月,连他的公寓和电话都监听了,最后在他上班的时候把他抓了现行。   2024年8月20日,圣迭戈联邦法院的陪审团开始审理这个案子,庭审一共开了五天,14个证人轮流出庭,有FBI特工、海军犯罪调查局的探员,还有移民局和国务院的官员。   检方拿出了电话录音、聊天记录、他亲手写的收款收据,把他的行为定性成“职业化的间谍活动”。   陪审团只花了大约七个小时讨论,就裁定魏金超六项罪名成立,包括共谋从事间谍活动、间谍罪、非法出口防务技术资料等,不过“入籍欺诈”那项指控没成立。   按照法律,他最高可能面临终身监禁,还有上百万美元的罚款,量刑听证会定在了12月。   这案子一出来,最让人揪心的就是美军的安全漏洞。   魏金超只是个基层轮机士,不是什么高层军官,却能随便访问到几千页敏感资料,还能从受限军网上复制文件带出来,在基地里明目张胆地搞了18个月都没人发现。   美军嘴上说着对间谍行为“零容忍”,可真要说到怎么堵住这些信息泄露的后门,却没拿出什么实在的办法。   还有个争议点绕不开,魏金超是华裔归化公民,检方在庭审里说他“背叛了收留他的国家”,这话一出来,不少人开始想,会不会因为这一个案子,就对所有华裔都带着怀疑的眼光?   现在再回头看,魏金超案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美军基层安全管控的漏洞,也提醒着所有人,在数字时代,情报泄露的风险可能就藏在每个普通岗位上。   一个小小的轮机士,就能撬动这么多核心机密,要是不赶紧补上这些漏洞,谁也说不准下一个“魏金超”会在什么时候出现。 信息来源:美国侨报网

0 阅读:154
星球拾光

星球拾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