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知青李根生返城。父亲说:“我已再婚,给你20元,别再回城!”李根生含泪告别父亲。没料到,16年后,李根生却对父亲说:“感谢你当年的决定 李根生小时候就没了妈,两岁起靠爸一人拉扯大。那时候爸在工厂干活,工资不高,但总咬牙供他上学。爸每天早出晚归,省下钱买米面,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到了十二岁,爸再娶了个带儿子的女人,李根生就多了个继母和弟弟。继母对他还算照顾,但总偏向自己儿子,爸也常把好东西给弟弟。李根生心里不是滋味,但也没法说啥。 1969年1月底,李根生高中毕业,报名去滇西边境下乡。那天继母给他一套新衣和十块钱,说爸工资少,以后顾不上他,让他在那边找媳妇成家。爸没吭声。李根生没要钱就走了,爸追上来送了个包和十六块钱加粮票。包里有毯子、油布、胶鞋、馒头和茶缸,这些在家算好东西。 李根生和其他知青坐火车到禄丰,再换卡车五天到潞西滇缅公路944公里桩旁。安置在户拉傣族村寨,全寨两百多人,都是傣族。社长岩石是复员军人,会汉语,帮沟通。知青住队部竹房,睡竹地板。碧发大嫂和仆少女教做饭。寨子没厕所,在竹林方便。饭菜酸,碧发嚼槟榔嘴唇红牙黑。知青每月领安家费,买三十二斤米,社里补粮。 春节前农闲,岩社长教傣语和习俗,还做汉菜招待。岩社长有俩闺女,玉应十五岁,玉罕十四岁,皮肤白。过年知青去村口路桩鞠躬想家。春节后春耕插秧,知青下田,男的也干。插秧腰疼脚累,李根生落后,玉罕帮示范,说慢慢学。脚起泡溃烂,玉罕用药汤泡和药膏涂,很快就好了。后来除草施肥,活多,李根生适应了滇西水土。 日子过着,李根生对玉罕有好感,她常帮他。李根生在那干了几年,学会了农活,吃苦耐劳。1974年底,他攒一百块带米和特产回昆明探亲。玉罕送他到县城。 回家爸哭了,继母拿走钱。李根生在家半月过春节。爸送他到站,给书包装塑料布和胶鞋,又塞二十块,说已再婚,别再回城。李根生就回了滇西。 先去玉罕家,带礼物。岩社长问婚事,说用爸礼物做彩礼。1975年秋建房,乡亲帮编竹制品。婚礼岩社长出钱。婚后玉罕不让李根生干家务,说傣家规矩。 1979年其他知青走,李根生留寨。失落时去路桩想昆明,玉罕带儿子陪。1982年李根生招工邮电所送信,升副所长。玉罕到养护站修路。 1990年秋带妻儿回昆明,爸刚退休,继母离婚拿走东西,爸只剩房和弱身。李根生说感谢爸当年决定,带爸回滇西。 玉罕照顾爸,学做汉菜,让爸陪公公聊天散步。玉罕妈帮家务。爸身体好转,一年后帮修路。2018年爸八十九岁去世。李根生感激玉罕十八年照顾。
林彪叛逃后,纪登奎为郑维山说情,毛主席:你头上的白头发少两根“主席,我觉得郑维
【1评论】【1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