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日本为了展示从中国掠夺来的文物,专门建了一个博物馆,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东京国立博物馆,里面展示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物,有商周的青铜器,魏晋的佛像,历代文人的书画,宋元明清的瓷器,数不胜数,据统计,日本在整个侵华期间掠夺的文物就高达360万件之多 1968年,东京国立博物馆在上野公园正式开放。 这座日本最大的博物馆,创建于1871年,现在的建筑完工于1938年,由本馆、东洋馆、表庆馆和法隆寺宝物馆组成,43个展厅占据1.4万余平方米,馆藏约10余万件珍品,其中包括87件国宝和610件重要文化财产。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座看似庄重的文化殿堂,从诞生之初就带着难以洗刷的掠夺印记——它存在的重要意义,就是展示日本从中国抢来的文物。 走进东洋馆,这里专门陈列着中国文物。 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玉器,到唐宋元的瓷器,再到清代的字画,无所不包。 马远的《洞山渡水图》、梁楷的《李白行吟图》、李迪的《红白芙蓉图》,这些中国历代名家的旷世之作,如今却成了这里的展品。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馆内不少中国文物被标为“重要文化财”,展牌上却对它们的来源讳莫如深。 更有11件中国文物被日本列为“国宝”,战国时期的青铜鼎、唐朝的海砚纹铜镜、战国的彩釉壶都在其中,仿佛这些承载着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天生就该属于日本。 不止东京国立博物馆,在全球范围内,中国流失的文物数量惊人。 法国卢浮宫、英国大英博物馆里,也存放着大量来自中国的珍贵文物。 但西方很多国家因为无法真正理解东方文化艺术,把这些文物随意丢在仓库里,任其蒙尘。 每年都有不少文物因为无人打理而损坏,这不仅是中国的损失,更是全人类的损失。 日本对中国文物的掠夺,并非一时兴起。 早在1894年的甲午战争,他们就尝到了甜头,不仅占领地盘,还把故宫和圆明园里的宝贝打包带走,《永乐大典》的残卷就是在那时流到了日本。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的胃口更大了,沈阳故宫的藏品、吉林的古籍,能拿的都被他们抢走。 到了全面侵华战争时期,日本的掠夺变得更加有组织、有计划。 他们成立了关东军文化财产调查队、东亚考古学会等机构,这些看似研究文化的组织,干的却是强盗的勾当。 他们从博物馆、私人藏家那里抢,从古墓、寺庙里挖,甚至连图书馆都不放过。 南京大屠杀时,日军一把火烧了南京图书馆,几十万册古书,包括《四库全书》的珍本,都化为灰烬。 这背后,还有一个由日本皇室主导的“金百合计划”,专门掠夺亚洲各国的财富和文化遗产。 关东军文化财产调查队的山本清就是其中的执行者。 这个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学东亚历史和艺术的人,却利用自己的学识为掠夺服务。 1931年后,他在哈尔滨弄走明代青花瓷器,在北平卷走唐代仕女图,在济南拆走汉代古寺的石雕佛像,在上海抢走上海博物馆的宋代瓷器和青铜器,然后把这些文物打包运回日本,不少最终进了东京国立博物馆。 他听命于秩父宫雍仁亲王,就算寺庙住持求他留下佛像,他也无动于衷。 日军在掠夺文物的同时,还实施“以战养战”的政策,抢走中国的食物、水源、田地。 1945年日本投降后,盟军逮捕了山本清。 1949年他在东京受审,面对文物清单和运输记录等证据,还狡辩是在“保护”文物,最终被判15年,1965年病死狱中。 但他抢的文物,和更多被日本掠夺的文物一样,大多没有归还。 战后,中国就开始了追讨之路。 1950年代,在国际压力下,日本归还了少量宋代书籍,但和360万件的总数比,不过是九牛一毛。 日本政府常说这些文物是“合法收藏”,不肯归还。 2014年,中国民间组织向日本天皇要回唐代鸿卢井碑,可这碑还在日本皇宫里,没有任何动静。 辽宁三学寺的三尊石狮,被日本军队抢走后,至今散落在日本各地。 国际上虽然有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约,但没有追溯力,只能提供一个框架。 日本当年为了炫耀掠夺成果建了东京国立博物馆,如今这里的每一件中国文物,都是那段屈辱历史的见证。 追讨这些文物,不只是要回几件宝贝,更是在维护历史的正义。 日本掠夺中国文物的行为,给中国文化造成了巨大伤害,而他们至今不愿正视历史、归还文物的态度,更让人愤慨。 我们会一直坚持追讨下去,因为这些文物,本就属于中国。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头像加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我们下期见。 信源: 原文登载于新华网2024年09月07日关于《日本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的报道
原来日本从中国抢走了这么多东西!怪不得战后他们可以重建,迅速成为发达国家,而中国
【111评论】【146点赞】
清风徐来
除非动武,要不过个几百年都追不回
用户10xxx08
偷抢的东西还有脸展出真是欺人太甚!这个恶魔国家不灭亡太不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