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艺人吴宗宪接受采访时说:“真的很悲伤,很可怜。去了中国大陆,人家逼着你一样的问题,你哪一国人,你要不要表态”?他多次提到,台湾艺人去大陆后常常会陷入这样的尴尬,陶晶莹也表示,全世界有哪一个地方的人是像我们一样,表不表态都被骂? 【信源】中国新闻网 “这不是嘴瓢,这恐怕就是心里的想法。” 台湾资深主持人吴宗宪恐怕没想到,自己一番剖白,会掀起如此大的风浪。起初,他对着镜头大倒苦水,把台湾艺人赴陆发展的处境描绘得相当“悲情”。他说,去大陆总被追问是哪国人,要不要表态,这种“灵魂拷问”让他感觉很受伤。 他还拉上“闺蜜”陶晶莹作陪,陶也曾感慨,放眼世界,也找不到像他们这样“表不表态都会被骂”的群体。两人一唱一和,仿佛这成了一种专属于台湾艺人的、难以摆脱的集体困境。 谁知,他另一番看似不经意的剖白,却让整个故事换了个味道。在另一次采访中,吴宗宪下意识地说出自己的处世哲学:“我从来两头不表态的……我有没有在台北去骂我们敌对的对方?一生没有!”这个“敌对”的用词,像一道闪电,一下子点醒了许多还在品味那份“悲情”的网友。 原来,大家愤怒的根源,不在于他是否“为难”,而在于这个词背后,那种将两岸视为对立阵营,并试图在夹缝中左右逢源、两头讨好的投机心态。这句无心之言,成了理解他所有“为难”的钥匙——所谓的“不表态”,本身就是一种精心算计的立场。 那么,这种“表态困境”真是所有赴陆发展的台湾艺人都躲不开的宿命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而一个最有力的反例,偏偏还曾出自吴宗宪自己的公司——周杰伦。出道二十多年,周杰伦何曾需要被谁“逼着”去证明什么?因为身份认同,早已融进了他的言行和作品。 他会在公开场合,自然地称台湾为“省”;他一句“华流才是最屌”,喊出的就是文化自信;他的音乐里,《双截棍》的民族气节,《本草纲目》的文化传承,处处都是中国风的烙印。 他需要被逼着表态吗?根本用不着。因为他从头到脚,都在清晰地表达“我是中国人”这个事实。周杰伦就像一面镜子,清清楚楚地照见了所谓的“困境”,从来不是普遍的必然,而更像是个别人内心摇摆之下的选择。 进一步看,吴宗宪和陶晶莹极力渲染的“表态困境”,其本身就是个伪命题。问题的根子,从来不在于外部环境的“逼迫”,而在于当事者内心的“摇摆”。他们想把一个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包装成一个可以卖惨博同情的生存难题,这显然糊弄不了人。 大陆市场对台湾艺人一直抱有极大的善意和欢迎,他们可以在这里施展才华、获得丰厚回报,但这一切都有一个绝不能触碰的前提,那就是“一个中国”的底线。爱国,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不是一笔可以讨价还价的生意。 当言论伤害了公众的民族感情,挑战了所有中国人都珍视的底线时,受到市场的反噬,也便是情理之中的事。 说到底,在事关国家与民族的大是大非面前,沉默和模糊从来都不是什么“中立”。有时,“不表态”反而是最明确的表态,它暴露的恰恰是内心的犹豫、算计与投机。 一个真正将自己视作炎黄子孙的人,又何须为自己的身份认同感到“尴尬”与“为难”?挺起胸膛,自豪地说出阿里山是摇篮,泰山是脊梁,黄河是血脉,这难道不是一件再自然不过,也再荣耀不过的事吗?
台湾省艺人吴宗宪接受采访时说:“真的很悲伤,很可怜。去了中国大陆,人家逼着你一样
经略简料
2025-08-14 09:27:43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