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全东南亚国家嫌弃,如今中国云南边境也在驱离罗兴亚人,这个民族怎么了?要知道,罗兴亚人遭人嫌弃的程度,那可是跟犹太人有的一拼的。 【信源】他们被称为亚洲最不受欢迎的民族,如今被东南亚国家联合灭种2024-06-29 17:30·奇闻揭秘档案 在东南亚,一个民族的命运,正成为一道全球性的警示。他们叫罗兴亚人,几乎被所有邻国拒之门外。就连一向在边境上展现人道姿态的中国,如今也在云南收紧了口子。 有人拿他们与历史上颠沛流离的犹太人相比,这份被嫌弃的程度,可见一斑。他们就像一叶无法靠岸的孤舟,在时代的浪潮里,究竟是如何一步步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烫手山芋”? 这场悲剧的引信,是英国人一百多年前埋下的。殖民缅甸时,英国人玩起了“分而治之”的老手腕,从孟加拉地区迁来大批信奉伊斯兰教的民众,安置在世代信佛的若开邦,也就是罗兴亚人的先祖。 英国人给了这群“外来户”优待和资源,本地佛教徒的生存空间却受到严重挤压,仇恨的种子就此种下。 致命的转折发生在二战。英国人在撤退之前,不但承诺协助他们“独立建国”,而且武装了一支罗兴亚部队——“孟加拉V支队”。谁知这支部队不仅把枪口对准日本侵略者,也调转过来,对准了本地的佛教徒村庄。 据记载,超过十万佛教徒在这场冲突中丧生。这笔血债,成了缅甸社会心中一道永不愈合的伤疤,也为罗兴亚人日后的命运涂上了浓重的阴影。 缅甸独立后,新政府未曾忘怀,缅甸社会亦铭记于心。部分罗兴亚人不仅未能融入新的国家,反而屡屡挑起动乱,甚至妄图脱离缅甸,并入巴基斯坦。此行为全然触及了缅甸的红线。 1962年军政府上台后,手段更是决绝:直接宣布罗兴亚人为“非法移民”,从法律上剥夺了他们的公民身份。一夜之间,罗兴亚人在自己的家园里成了“黑户”,没有国籍,没有身份证明。土地被随意剥夺,婚姻受严格限制,盖个房子都得层层审批。 这种系统性的绝望,终于在2017年引爆。若开邦冲突陡然剧烈爆发,缅甸军方随即针对罗兴亚村庄开展“清理行动”。这场被联合国定性为“种族清洗”的灾难,迫使数十万人逃亡,彻底将他们推入了流亡的深渊。 可逃出缅甸,就安全了吗?数十万罗兴亚人涌入邻国孟加拉,挤在柯克斯巴扎尔地区地狱般的难民营里。超过四分之一的儿童营养不良,疾病横行,教育和医疗几近于无。即使这样,孟加拉国也从未把他们当成真正的难民,只是“临时安置”,时刻盼着他们早日返回缅甸。 目光投向更广阔的东南亚,无论是漂到马来西亚、印尼还是泰国的难民船,等来的也多是无情的拦截和驱逐。这些国家为何如此决绝?首先,各国自身经济压力巨大,养不起如此庞大的难民群体。 其次,罗兴亚人普遍的伊斯兰信仰,也与一些国家的主流文化存在隔阂。而最致命的一点,是安全上的恐惧。罗兴亚人中混杂着“罗兴亚救世军”这类极端组织,他们曾以“救世”为名发动恐怖袭击,这让各国都担心引火烧身,把一颗“定时炸弹”留在自己境内。 中国的态度,则经历了一个颇为微妙的转变。危机初期,出于人道主义,中国曾一度包容。2012年,近四万罗兴亚人涌入云南。瑞丽与盈江两地曾为他们提供帐篷、食物等物资,还修建了清真寺。但近年来,随着边境管理日益规范,政策明显收紧。 中国开始驱离这些非法入境者,这并非冷血,而是现实主义的考量。云南边境本就敏感复杂,这些身份不明、手续全无的偷渡者,一旦混入极端分子,安全隐患极大。因此,中国的官方立场很清晰:支持在缅甸框架内解决问题,主张难民在“自愿、安全、有尊严”的条件下返回家园,而非直接开门大规模接纳。 归根结底,罗兴亚人的困境,是由殖民历史、民族宿怨、国家排挤、宗教冲突和地区安全等问题共同织成的一张密不透风的网。 国际社会的援助和呼吁,面对缅甸国内根深蒂固的对立,以及安置在任何国家都会引发的现实难题,终究是杯水车薪。单一的驱逐或接纳,都解不开这个死结。当人道主义的善意撞上各国现实利益的坚冰,谁又能为这个流浪的民族,指引一个既安全又有尊严的未来?
被全东南亚国家嫌弃,如今中国云南边境也在驱离罗兴亚人,这个民族怎么了?要知道,罗
经略简料
2025-08-13 14:20:1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