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又要搞“大动作”了——航行通告与卫星图像显示,莫斯科正准备在新地岛试验场试射9M730“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就在美俄领导人阿拉斯加“和平峰会”前夕,俄军突然封锁新地岛500公里空域,导弹发射架已就位,北极上空火药味骤然浓烈。 普京2018年高调吹嘘的“海燕”,号称能绕地球数圈、从任意角度突防,让西方反导系统沦为废铁。现实却像一出黑色喜剧——13次试射仅2次勉强算“成功”,最长飞行记录仅两分钟,连莫斯科郊区都没飞出去。2019年那场灾难更讽刺,导弹刚升空就炸成火球,5名核专家当场殒命,核反应堆坠海污染白海,挪威渔民至今不敢在那片水域捕鱼。 “海燕”最荒诞之处在于,它用核污染换威慑力。飞行时持续喷撒放射性尘埃,等于给敌国雷达画导航线。美国WC-135R侦察机早蹲守在巴伦支海,就等着抓拍这场“核烟花秀”。现代战争拼的是速度与精准,谁会给对手几天时间追踪一枚慢吞吞的“脏弹导弹”? 俄军在乌克兰战场深陷泥潭,苏-34被击落、精确弹药见底,只能靠铁炸弹狂轰滥炸。此时搬出“海燕”,像极了输红眼的赌徒甩出最后底牌。可惜这张牌早被看穿——北约反导系统连高超音速导弹都能拦,何况拖着核尾烟的活靶子?普京真正要唬住的,恐怕是国内日渐动摇的强硬派。 北极的寒风吹不散核阴云,但历史证明,靠辐射尘埃堆砌的威慑,终将反噬操盘者。当“海燕”再次栽进冰海,俄罗斯失去的不仅是导弹,还有大国最后的体面。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当地时间8月11日,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曝出猛料:正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参加活动的巴基斯
【40评论】【9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