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表示,中国以“牺牲”矿区环境和民众健康为代价,建立了稀土的垄断地位,中国开采

渺远的云娱乐说 2025-08-11 14:18:47

德媒表示,中国以“牺牲”矿区环境和民众健康为代价,建立了稀土的垄断地位,中国开采出来的稀土,已经不仅仅只是某种原料,更是地缘政治的弹药。8月8日,德国《南德意志报》刊文声称,对环保和民众健康的“漠视”是中国的竞争优势。稀土其实并不稀有,但稀土元素的开采和分离却极为复杂,并会严重污染环境。 首先我们得弄明白中国在稀土开采上到底是咋做的,中国国务院2024年就出台了《稀土管理条例》,明明白白写着要绿色发展,保护生态安全。 你以为中国稀土企业都是“傻大黑粗”的土作坊?错了!就说北方稀土,人家花大价钱建了分布式光伏电站,一年能发电700万千瓦时,相当于省了860吨标准煤。 厦门钨业更厉害,买的都是核电、风电这些绿电,光2024年就买了3471万度。还有四川源莱顺公司,研发的废气处理技术,能把氟化物浓度降到国家标准的五分之一以下,粉尘排放比规定值还低一半。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环保措施,可不是嘴上说说。 再看看江西赣州,那可是稀土重镇。定南县为了治污染,直接停了带铵采矿,花1.3亿建了6个尾水处理站,每天能处理2.2万吨污水。还投资近2亿,把15个废弃矿山都复绿了,种上了马尾松、油茶。这要是“漠视”环境,能下这么大血本? 德媒老说中国稀土是地缘政治弹药,这就有点危言耸听了。中国商务部早就说了,稀土出口管制是因为这玩意儿有军民两用属性,符合国际通行做法。 你看美国,为了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居然想跑去太平洋的克拉里昂-克利珀顿断裂带挖稀土,可那地方是国际海域,美国连《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都没批准,就敢单方面行动。 国际海底管理局秘书长都直接怼他们,说这是违反国际法。更要命的是,深海采矿可能引发“死亡羽流”,把海底生态破坏得一干二净,恢复得花上百万年。可咋到美国这儿就没人吭声了呢? 还有啊,中国稀土企业在环保上的投入那是真金白银。信丰县包钢新利稀土公司,一个年处理6万吨钕铁硼废料的项目,光环保投资就985万,占总投资近2%。 他们用的废气处理技术,都是《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里推荐的可行技术,处理完的废气,颗粒物、氟化物这些指标都远远低于国家标准。 有人可能会问,稀土开采分离确实污染大,中国就没出过问题?这得实话实说,以前确实有个别地方为了短期利益,乱采滥挖,造成了污染。但中国一直在下大力气整治。 就说打拉亥上村,以前因为稀土开采,成了“癌症村”,现在经过治理,环境已经有了很大改善。而且中国对稀土行业的监管越来越严,非法开采、加工的,查到一个处理一个,绝不手软。 再说说地缘政治这事儿,中国稀土出口一直是按市场原则来的,该卖的咱绝不卡脖子。你看金力永磁,人家拿到了出口许可证,该给美国、欧洲供货照样供。 中国从来没把稀土当“弹药”,反而是美国,把稀土和国家安全挂钩,还想通过单边行动重塑供应链。这不是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吗? 德媒老揪着中国的环境问题不放,却对自己国家的问题视而不见。德国约三分之二的稀土从中国进口,他们自己为啥不加大开采? 说白了,稀土开采又苦又累还不赚钱,环保要求还高,欧洲企业根本不愿意干。现在中国通过技术创新和严格监管,把稀土产业链攥在手里,德媒就眼红了,开始泼脏水。 咱得把话撂这儿,中国在稀土开采上,环保措施是实实在在的,技术投入是真金白银的,出口政策是讲道理的。稀土这事儿,中国问心无愧,经得起全世界的检验。

0 阅读:2
渺远的云娱乐说

渺远的云娱乐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