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三大科场舞弊案之一的戊午科场案。咸丰八年,也是戊午年,所以叫戊午科场案。 那

吴术说史 2025-08-10 13:40:36

清朝三大科场舞弊案之一的戊午科场案。咸丰八年,也是戊午年,所以叫戊午科场案。 那一年考完以后,一张榜,大家一片哗然,为什么呢? 因为上面有一个叫平龄,高中第七名,这个人是个八旗子弟,专好唱戏,是个小鲜肉伶人,清朝明文规定,伶人不准参加科举,而且这个人平时不读书,他怎么考得上呢? 这一下大家不干了,文体不能随便两开花啊,文开文的花,体开体的花,各开各的。 这一闹,上面就来查了,清朝的批卷是有人抄的,你考完之后,别人把你的卷子抄上去,然后再批改,就是为了防止作弊。可是,把抄好的卷子一看,语句通顺,没啥毛病,把原卷拿来一看,满篇错别字,六百字的八股文,错了二三百。 这就是有鬼啦。 再一查,这个平龄走了监考官大学士柏葰的门路,平龄是买通了柏葰家的管家,管家又去走了柏葰小老婆的门路,小老婆就在床上说通了关节。 最后,平龄很合情合理的在没动刑的情况下自杀,不给大清添麻烦。 这看起来,就是家人管束不严吧,把管家抄了就行了,大不了把小老婆休了。 可这个事情还没完。又发现一个作弊的,这个人叫罗鸿祀,走的也是柏葰家人的门路,可能考虑不太稳当,又走了另一位考官的门路,把自己的卷子调换了。结果一复审,也是六百字的卷子错了三百多个字。 当时咸丰皇帝还怕冤枉了好人,专门让他重新考了一场,结果一看,也是狗屁不通。那就是通了关节了。 最后再一查,这一科有四五十个都是走了门路的,换卷子的换卷子,重新写的重新写,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且多少名次收多少银子,价格公道公正,童叟无欺,还开有收据,可以报销。 最终,这一窝被端,其中,主持考场的大学士柏葰也判处斩刑,柏葰已经是一品大员了。柏葰在临死前还等着特赦,毕竟自己级别这么高,怎么也该拯救一下吧,自己还能为大清发挥余热啊。 结果审理此案的是肃顺,他一向跟柏葰不合,抓住这个机会下死手,表示,科举是为国家先拔人才,怎么可以网开一面?最终,柏葰被处死。 这个处死的效果还是可以的,此案过后,大清三十年没人敢在科场舞弊,杀一个柏葰,换三十年的干净考场,值。

0 阅读:45

评论列表

foxwu

foxwu

1
2025-08-10 15:11

周树人的爷爷也搞过这事

吴术说史

吴术说史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