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特朗普宣布,将对进口芯片和半导体加征100%关税**。这一消息如同重

理大国迷雾 2025-08-07 11:15:27

8月6日, 特朗普宣布,将对进口芯片和半导体加征100%关税**。这一消息如同重磅炸弹,瞬间引爆全球科技圈。 特朗普的逻辑并不复杂:“要么在美国制造,要么就付钱。” 近年来,美国芯片制造份额被亚洲国家蚕食,台积电、三星等企业占据全球高端市场,而苹果、高通等美国巨头却依赖海外代工。 特朗普多次批评台积电“吸血”,如今通过关税手段逼迫企业回流,既是兑现“美国优先”承诺,也是为2024年大选争取制造业选民。 同时,芯片是人工智能、5G、国防的核心,特朗普试图通过关税切断对外依赖,重塑美国科技主导权。 在发布会上,特朗普特意强调:“只要在美国生产,就能免税。” 苹果的6000亿美元投资计划,正是为此设计。 从康宁玻璃到三星晶圆,苹果联合十家供应商在美国布局,甚至承诺iPhone的玻璃盖板将全部由肯塔基州工厂生产。这一操作让苹果成为“模范生”,不仅避开了关税,还借政策东风巩固了供应链话语权。 然而,其他企业就没这么幸运了——台积电、格芯、安靠等企业若不跟进,将面临成本翻倍的风险。 目前,微软、Meta、亚马逊等科技巨头依赖进口芯片搭建数据中心,关税推高成本后,它们的算力扩张计划或将受挫。 对消费者而言,手机、电脑、汽车等含芯片的产品价格可能飙升。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供应链重组——三星德州工厂建设可能延迟,东南亚、墨西哥成为新“避风港”。中国半导体企业虽短期承压,但国产替代进程或加速,尤其在成熟制程领域,自主可控的需求将倒逼技术突破。 特朗普芯片关税出台后,欧盟、日本或被迫跟进本土补贴,而印度则态度强硬,甚至计划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中国外交部未直接回应,但业内普遍认为,美国此举将加剧技术脱钩风险,全球芯片效率下降、成本上升已成定局。从药品到钢铁,美国的保护主义倾向正在撕裂全球贸易规则。 短期看,美国科技企业将陷入成本与创新的两难。长期看,全球芯片产业或加速“去中心化”,区域化供应链取代全球化分工。 对中国而言,自主芯片研发是唯一出路;对美国来说,若无法平衡本土制造与开放创新,其科技霸主地位恐难维系。 特朗普的赌注是“再工业化”,但历史证明,单边主义终将反噬自身。

0 阅读:65
理大国迷雾

理大国迷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