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害怕了吗!大陆在93大阅兵时邀请国民党老兵观看阅兵,岂料消息发出不到24小时

飞绿说历史 2025-08-06 17:25:24

知道害怕了吗!大陆在93大阅兵时邀请国民党老兵观看阅兵,岂料消息发出不到24小时,赖清德强拆除蒋介石像,并建造了“台独分子”的纪念堂,其用心人尽皆知。   消息公开不到24小时,蔡英文当局的接班人赖清德立马亮剑,亲手下令强拆全台数十座蒋介石铜像,声称要“清除威权象征”。   与此同时,台南市政府火速通过预算,计划斥资3000万新台币,在市区中心建一座“黄昭堂纪念公园”,纪念的不是别人,正是“台独教父”之一。   这种针锋相对的操作,表面是“转型正义”,实则是赤裸裸的去中国化。   当大陆用国共合作的历史连接两岸未来时,赖清德却在用拆铜像、立“独碑”,一步步割裂中华文化的根脉。   讽刺的是,这场“去蒋”运动背后暴露出的双重标准,简直让人看不下去。   蒋介石像一个个被砸被拆,但日据时期的神社、总督府建筑却完好保留,甚至被当成“文化资产保护对象”。   当民间组织想立一座慰安妇纪念像,纪念被殖民压迫的台湾女性时,却遭到赖当局的行政阻挠。   有意思的是,一边在拆铜像搞意识形态清算,一边又在经济层面大手笔挥霍。全台349条“中正路”改名,仅台北市换路牌就烧掉了近100万新台币。   而同一时间,赖政府却削减老年补贴、调低低收入户补助,引发基层民众怨声载道,民间说得直白,“搞政治的手快,发钱的手慢。”   岛内怨气正在积累。根据《台湾民意基金会》7月底发布的数据,赖清德上任周年的不满意度飙升至53%,创历史新高。   72%的台湾民众对供电表示担忧,52%认为社会比过去更对立。蓝营更是毫不留情,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公开批评“绿色恐怖”,并发起“全民叭赖”行动,声势浩大。   而最沉痛的,莫过于那些曾经为中华抗战流血的老兵。他们本应是两岸共同敬重的历史见证者,如今却被赖政府当成“政治包袱”。   陆委会甚至威胁要停发赴陆老兵补助,舆论一片哗然。退役将领邱国正与冯世宽也公开发声,批评拆除铜像是在切断军队的精神传承。   这一连串政治动作背后,赖清德的盘算其实不难看懂。从加码军购、全力配合美国供应链重组,到将军费预算拉升至GDP的3%。   再到推动“全民皆兵”政策,岛内舆论批评“把2300万人都绑上战车”。在经济民生难题频出的背景下,赖政府选择了用意识形态冲突来转移执政不力的焦点。   尤其是能源政策已经成了赖政府的“阿喀琉斯之踵”。   非核家园政策导致台湾电力频频告急,6月至今已有5次区域限电,民调显示约68%的民众对能源政策感到“极度不安”。   与此同时,美国对华供应链转移影响下,台积电订单大幅波动,制造业成本飙升,台湾经济增长率预估从3.2%下调至2.1%。   岛内媒体直言,“赖政府只顾政治表演,经济民生一塌糊涂。”   更令人忧虑的是,赖清德以“大罢免”之名,动用行政资源打压在野党,试图全面清除政坛反对声音。   这种“政治清洗式”操作,令台湾民主制度蒙上阴影,也让不少原本中立的选民开始动摇立场。   无论是国军老兵在大陆大阅兵上的身影,还是那段共同抵抗外侮的血泪往事,都是无法抹去的家国记忆。   赖清德可以拆铜像,但拆不掉历史。换路名容易,改不了文化血脉。大陆的态度也逐渐明朗。   《反分裂国家法》始终高悬,相关表述近期在官方媒体中频繁出现,释放出清晰信号,对任何形式的“谋独”行为,决不会坐视不理。   而国际社会的现实也不容忽视。美日虽口头挺台,关键时刻却始终没有实质承诺。台海主动权,始终掌握在大陆手中。   赖清德的这场政治豪赌,似乎已经走到临界点。岛内民意开始反噬,蓝营声势回升,连绿营内部也出现分裂苗头。   根据调查数据,96%的受访者预期赖清德的支持度还会继续下滑。而大陆方面,在“和平统一”窗口尚在之际,已开始加码推进“促融促统”进程。   信息来源: 《赖清德拆蒋介石像,斥巨资为“台独”分子修公园》——环球网

0 阅读:2
飞绿说历史

飞绿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