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被怼得哑口无言,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大幅减少了从瑞士买机床,瑞士出口掉了

南琴聊文化 2025-08-05 21:17:16

瑞士被怼得哑口无言,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大幅减少了从瑞士买机床,瑞士出口掉了37%,瑞士几家大公司不得不裁员停工,损失大,瑞士很生气,觉得自己一直跟着美国,结果吃亏了。   2025年第一季度,一个一直以高端制造著称的国家——瑞士,突然在对华出口上遭遇了“滑铁卢”。不少人都觉得奇怪,怎么这个平时低调稳定、精密制造闻名全球的国家,会在短短三个月内出口骤降、企业裁员、损失惨重?   真相其实很简单:中国不再像以前那样,从瑞士大量购买高端机床了。   数据显示,仅这一季度,中国从瑞士进口的机床就降低了37%,这不是一点点的下滑,而是直接砍掉了接近一半的订单。对于严重依赖出口的瑞士工业企业来说,这种变化无疑是“晴天霹雳”。   几家曾经非常赚钱的大公司,在短短几周内宣布裁员甚至停产,有的企业干脆关门。工厂仓库里,堆着本该出口中国的精密设备,如今却落满灰尘,没人愿意接手。   这事儿之所以闹得这么大,不只是生意上的问题。在瑞士国内,很多人开始反思,这一切是不是跟他们这些年在国际事务上的立场有关。   作为一个“中立国”,瑞士过去一直比较谨慎。但从2022年开始,在一些国际问题上,它越来越多地站在美国那一边,尤其是在高科技出口管制方面,也主动限制了对中国的高端设备出口。   瑞士原以为,这样可以“表个态”,既跟着美国的步伐走,又不伤大局,结果没想到,这步棋却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更让瑞士难受的是,他们本以为中国离不开自己的设备,尤其是那种精度达到0.001毫米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是高端制造中不可缺的核心设备。但现实证明,中国并没有“坐以待毙”。一方面,中国迅速转向德国、日本等国家采购;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国产机床的研发投入,甚至在短时间内就有了明显突破。   像沈阳机床这样的老厂,搞出了自研的 “i5智能系统”。精度稍逊瑞士,但成本低、交货快,很快打开了市场。而科德数控这类国产公司更是在五轴联动技术上取得突破,直接打入了航空、军工这些高端领域。   价格只有瑞士同类产品的十分之一,性能却已经能打,谁还会继续花冤枉钱去买贵的?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瑞士的出口会突然大跳水。市场是现实的,尤其像中国这么大的市场,一旦不买账,影响就非常直接。而一旦市场流失了,再想追回来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瑞士很多企业这才反应过来,过去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尤其是押宝美国的政策和市场,实在是太冒险了。   更讽刺的是,瑞士一边主动跟随美国搞技术封锁,限制对华出口,结果自己却也成了被“封”的对象。美国非但没有“优待”瑞士,反而对瑞士的技术产品也加紧了审查,一些早已付款的武器订单被无限延期,连F35战机都要仔细检查是否含有瑞士部件。   这种 “东郭先生” 般的处境,让瑞士国内质疑声渐起:委曲求全跟着美国走,结果呢?痛失最大客户、损失惨重,还要被盟友处处提防——我们到底图啥?   瑞士现在机床出口不行,手表也受牵连。2025年头三个月,对中国的手表出口就掉了超过25%。一些百年老厂撑不下去,只能停工或裁员。这种现实让很多瑞士人开始怀疑:是不是当初判断错了,反而害了自己?   另一边,国产机床越来越吃香。数据很直观:国内市场份额超70%,高端机床自给率也达55%。越来越多的工厂,包括特斯拉、比亚迪这样的大厂,都在用国产设备。以前常见的“瑞士制造”标签,现在少多了。   这些变化提醒大家:技术强,也不能丢市场信任;强调中立,也要看清大势。瑞士想在中美间找平衡,反而先丢了市场。中国的例子也说明,封锁挡不住有市场、肯投入的国家发展。   如今瑞士想补救,试图挽回中国市场。但现实是,就算降价一半,中国也不一定买账了。毕竟,机会不是等来的,是靠诚意合作换来的。   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0 阅读:2
南琴聊文化

南琴聊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