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牺牲的记者朱颖,她已经没有了生命的体征,静静地躺在冰冷的手术台上!

蕊蕊聊过去 2025-08-05 15:18:16

1999年,牺牲的记者朱颖,她已经没有了生命的体征,静静地躺在冰冷的手术台上!   夜幕下的贝尔格莱德,本该平静,却突然响起爆炸声,一座大使馆瞬间化为废墟。年轻的记者朱颖,本在处理稿件,谁知这一刻竟成永别?那冰冷的手术台上,她的遗体诉说着怎样的悲剧?     1999年,科索沃局势紧张,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发起空袭,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成了意外目标。朱颖生于1971年,北京人,从小接受良好教育,1993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进入光明日报工作,先在广告部负责艺术编辑。她勤恳认真,逐步成为骨干。1998年,她和同事许杏虎结婚,两人都是记者,许杏虎1970年生,江苏人,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后进光明日报外事部。夫妻俩工作忙,婚礼简单,家常讨论报道事宜。1999年3月,单位派他们和邵云环去南斯拉夫采访当地冲突。三人传回数百篇消息,记录战地实况。朱颖协助整理资料,许杏虎外出采集信息。   邵云环是新华社记者,1949年生,经验丰富。5月7日晚11时45分,贝尔格莱德时间,北约B-2轰炸机投下五枚导弹,直击大使馆。建筑严重损毁,三人当场牺牲,20多人受伤。导弹精准命中坐标,但美国称是情报错误,用了过时地图,将大使馆误当军需仓库。中国政府当即抗议,称此为野蛮行径,侵犯主权。民众愤慨,全国多地游行示威。朱颖的遗体被移到临时医疗点,她躺在冰冷的手术台上,衣服沾满尘土血迹,身边散落笔记纸张。父亲从北京赶来,母亲因悲痛住院,他独自面对女儿遗容。   许杏虎和朱颖新婚不久,本该享受生活,却留下一段遗憾。邵云环丈夫曹荣飞双眼失明,也在现场。遗体5月14日运回北京,安葬八宝山公墓。中国不接受美方误炸说法,认为技术先进的国家不会犯低级错。克林顿总统道歉,但中方要求彻查。1999年7月,美方赔付450万美元给遇难者和伤者家属,12月赔2800万美元修大使馆。中国赔美方287万美元,补抗议中损毁的美使领馆财产。   过去二十多年,国家快速发展,经济成世界第二,国防科技进步,能更好护国民。每年5月,人们去陵园献花,缅怀三位记者。他们用生命守护真相,激励后人。      

0 阅读:58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