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月为什么要害晴雯?从晴雯判词“霁月难逢,彩云易散”来看,贾宝玉身边“攻击”晴雯的小人,就是麝月,她也是王夫人安排在贾宝玉身边的眼耳神意。 贾宝玉住在怡红院,身边丫头一大堆,各有各的来头。晴雯小时候被卖进贾府,先在赖大家干活,后来转到荣国府。她长得漂亮,皮肤白,眼睛亮,手艺好,针线活儿做得精细,尤其补衣服那叫一个绝活。贾母看中她,就派到宝玉身边当大丫头。她性子直,爱说爱笑,不爱低头,平时跟人拌嘴也不饶人。这丫头出身低贱,父母早亡,只有个舅舅在厨房打杂,她在府里靠本事立足,但也容易得罪人。麝月呢,也是怡红院的大丫头,她名字取自香料,平时负责焚香添茶这类细活儿,人看着温和,干活稳当,不爱出风头。王夫人管着内宅,把麝月当眼线用,让她盯着宝玉的动静,随时汇报。袭人是另一个关键人物,本名花氏,她圆脸带笑,办事周到,王夫人最信她,常让她管着怡红院的琐事。秋纹勤快,负责洒扫,芳官爱唱戏,四儿年纪小,爱闹腾。这些丫头围着宝玉转,表面和气,底下却有派系。晴雯跟宝玉亲近,宝玉宠她,她也敢顶撞别人。麝月跟袭人一伙,行事低调,避开锋芒。贾府规矩严,王夫人不喜欢丫头太张扬,怕影响宝玉。晴雯就因为这个,吃亏不少。她病了还帮宝玉补裘,熬夜干活,手艺显示出她的灵巧。但她不圆滑,容易招怨。麝月在汇报时,只挑晴雯的毛病说,不提自己那伙的错。王夫人听信这些,觉得晴雯是祸根。袭人劝晴雯收敛点,但晴雯不听,坚持自己的性子。秋纹她们跟着混日子,不敢多事。芳官四儿被牵连,也因为闹腾被盯上。贾府丫头地位低,生存靠主子赏识,晴雯太突出,挡了别人路。麝月想留下来,就得除掉障碍。判词里“霁月难逢”直指她们俩对立,彩云散了,霁月才能亮堂。 判词“霁月难逢,彩云易散”藏着深意,晴雯像彩云,美是美,但容易被风吹散,麝月像霁月,安静持久,却成了晴雯的克星。王夫人派麝月监视宝玉,麝月就成了汇报人。她在抄检大观园那事儿上,发挥了作用。王夫人下令查园子,找借口清理丫头。麝月去汇报时,只说晴雯张扬,爱笑闹,影响规矩,还拉上芳官四儿,说她们跟着乱来。但麝月不提自己、袭人、秋纹的疏忽,比如她们偶尔偷懒啥的。王夫人一听,就恨上晴雯几个,下手狠。抄检时,王善保家的带队,翻出绣春囊,王夫人更火大,觉得丫头们不检点。晴雯被叫去,王夫人骂她妖媚,晴雯病着还顶嘴,结果被赶出园子。麝月这么做,有她的算盘,晴雯在,她就上不了位,只能等着外放。晴雯一走,麝月机会就来了。判词点出晴雯“心比天高,身为下贱”,她不服气,风流灵巧却招怨,寿短因诽谤。麝月汇报避重就轻,属于职分,但也推波助澜。王夫人信麝月,因为她可靠,不像晴雯那么刺头。袭人劝解过,但没用。秋纹她们旁观,不掺和。芳官四儿也被撵,园子清静了。晴雯出事,根子在麝月的选择性汇报,她不全说实话,王夫人就偏听。判词“寿夭多因诽谤生”,诽谤从哪儿来?就从这些汇报里。麝月不是故意害人,但为自保,间接推了晴雯一把。贾府这种环境,丫头们钩心斗角,麝月想留,就得这样干。 晴雯被撵后,住舅舅家,身体弱,很快就病死,年仅十六。宝玉知道后,伤心坏了,偷偷去祭她。袭人接着干活,但后来被嫁给蒋玉菡,离开了怡红院。麝月前面没人挡道,她管起更多事儿,留到贾府败落时,还跟着宝玉。荼靡花签暗示她跟宝玉有缘分,她成了最后的丫头。秋纹她们散了,芳官四儿早没了影。贾府抄家,丫头们四散,麝月坚持下来。晴雯死得惨,判词应验了“多情公子空牵念”,宝玉念她一辈子。袭人出嫁,生活平稳,但没了从前地位。麝月受益于晴雯的离开,她的位置稳了。判词显示,晴雯散如云,麝月如月长存。
原来名字真的能这么抽象啊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