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回事啊,我的手机怎么动不了了?你们到底干了什么?”浙江高女士(化姓)惊恐地看着自己的手机屏幕不受控制地跳转着,银行APP被自动打开,转账页面不断闪烁。 转眼间,屏幕上弹出了银行扣款成功的短信,600块钱已经不翼而飞了。这一切不过发生在短短几分钟之内,高女士原本还以为自己是在和正规客服通话,没想到却是骗子在远程操控她的手机。 几分钟前,电话那头传来“客服”温和的声音:“女士别担心,我们正在帮您取消百万保障服务,很快就好。”可高女士的手指却怎么也点不动屏幕上的取消键。 这一切都始于一条“快递派送失败”的短信,当高女士回拨电话的那一刻,其实就已经进入了骗子的圈套了。 骗子伪装成某平台客服,“好心”的提醒高女士她已经开通了百万保障服务,每月需缴纳9600元的费用。 高女士当时就蒙了,骗子接着引导:“如果您不想要,我们也可以帮您取消。” 就是这句话,一下突破了高女士的心理防线,让她对对方卸下防备,也让骗子能够顺利实施接下来的操作。 就这样,高女士在骗子的语音指导下,一步步操作手机,直到银行卡上的钱被划走,高女士才幡然醒悟! 事后,高女士立刻报了警,然而警方调查后,得出了一个可怕的结论:原来,骗子早就做了调查,准备骗走的是高女士148万的积蓄。 幸好高女士的钱分别存在了不同的银行卡里,这才逃过了大额损失,这个看似普通的理财习惯,竟然成了保护高女士财产的最后防线。 在对方的引导下,退休教师交出了银行卡和验证码,结果80万元养老金被一扫而空。 这些案例都揭示了一个共同点:骗子的套路都是先制造恐慌,然后利用人们的慌乱心理实施操控。 那么我们平时要如何避免上当受骗呢?首先要记住,任何自称“客服”要求“转账”提供“验证码”的都是骗子。 其次,绝对不要下载陌生软件或开启屏幕共享功能,这相当于把家门钥匙直接交给对方。 另外,像高女士这样分散存放资金的习惯也可以借鉴,同时可以设置每日转账限额。 最重要的是,一旦遇到可疑情况要立即挂断电话,并直接拨打110进行报警。 信息来源: 半岛晨报8月1日报道 文|墨海 编辑|史叔
“怎么回事啊,我的手机怎么动不了了?你们到底干了什么?”浙江高女士(化姓)惊恐地
万象快报侠
2025-08-05 10:01:20
0
阅读: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