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中央军委提出了“军队要忍耐”的重大决策。财政只管拨六成军费,其余四成由军队自行筹集。那一年有430万军人,总共获得56亿美元拨款。而台湾的军费是98亿美元,日本的军费更是达到240亿美元。海军方面大量老旧型号舰艇不得不超期服役,舰艇状态普遍不佳且失修严重。日本媒体公开放言:“半小时消灭中国海军!” 这话放在今天听,像不像个天大的笑话?但在40年前,也就是1985年,这句刺耳的狂言,对我们来说,却是刀刀见血的羞辱。 那一年,我们做出了一个勒紧裤腰带的重大决策——“军队要忍耐”。国家要集中一切力量搞经济建设,国防只能暂时往后放。当时军费有多紧张?财政只给拨六成的钱,剩下的四成,430万大军得自己想办法解决。 一整年,我们总共的军费拨款是56亿美元。这是个什么概念?同年,对岸的台湾地区军费是98亿美元,而日本,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40亿美元。我们的钱,连人家的零头都凑不齐。 后果是立竿见影的。最惨的就是海军,大批本该光荣退役的老旧舰艇,只能刷层漆继续撑着。很多军舰因为缺钱保养,停在港里任凭风吹雨淋,锈迹斑斑,舰艇状态差到让人心疼。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人家才敢放出那样的狠话。 这口气,我们一忍就是十几年。 没钱怎么办?中央军委当时也是无奈,想了个法子:允许军队从事生产经营和对外贸易。就是让部队自己去做生意,挣钱养活自己,也就是所谓的“以军养军”。 一声令下,全军上下都动了起来。从军委三大总部,到下面的各大军区,再到基层连队,都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经商大潮。空军办起了航空公司,海军搞起了海上运输,陆军更是五花八门,开矿山、办工厂、搞贸易。 一时间,各大城市里,挂着军队牌子的酒店、歌厅、贸易公司遍地开花。我记得那会儿,部队的通讯兵搞的传呼台,信号就是比地方的好。军车跑运输,那也是一路绿灯。不能不说,这在当时确实解了燃眉之急,也刺激了地方经济。 但当时,时任国防部长的张爱萍将军,就拍了桌子。他给国防科工委写信,话说得非常重:“这种官商或军商,实不是我们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干的,只有军阀国民党可以。热衷于经商,必然导致腐败。” 老将军一针见血。他担心的是,当兵的都变成了满身铜臭味的商人,这支军队,还能打仗吗?还能保家卫国吗?这已经不是个方法问题,而是个立场问题了。 张爱萍将军的担忧,很快就成了现实。 到了90年代,我正好在部队。那段日子,现在回想起来,真不是滋味。每个月津贴就二十几块钱,吃饭得靠抢,因为十个人一桌的菜,眨眼就没了底。哪个连队的“副业”搞得好,养猪种菜水平高,哪个连队的兵才能多吃上两口肉。 我们那时候不叫训练,叫“生产”。我一个农村出来的兵,本以为到了部队能摸枪弄炮,结果干得最多的活,还是去老乡的厕所里掏大粪,一担一担挑回连队的菜地。汗流浃背地走在路上,还被村里的年轻人指指点点地笑话:“你看那些穷当兵的,连我们拉的屎都当宝贝。” 有一次,我一个战友听了这话,火气一下就上来了,放下扁担就冲过去给了对方两巴掌。结果对方人多,我们那个战友脑袋当场就挂了彩。那股窝囊气,至今都记得。“穷当兵”这三个字,就像个标签,死死地贴在我们那一代军人身上,连回家找对象都抬不起头。 更严重的是,军队经商的口子一开,就刹不住车了。一些单位为了赚钱,不惜走私贩私,军车成了运送走私货的“专车”。训练场上长了草,官兵的心思却都在生意场上。部队的战斗力,降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冰点。 这支军队,正在失去它最宝贵的“军魂”。 这种乱象,中央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从90年代初开始,就陆续下文整顿。先是师以下作战部队不准经商,然后是军以下部队。但牵扯的利益太深太广,就像拔萝卜带着泥,进展缓慢。 直到1998年7月21日,中央下了死命令:军队和武警部队,一律不再从事任何经商活动! 这意味着,那段长达13年的“军队经商史”彻底终结。国家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把军队从金钱的泥潭里硬生生拽了出来,让军人重新回到战位,让军营回归纯粹。 国家的经济也缓过来了,有底气说那句话了:“军队的开支,国家全包了!” 当年的56亿美元军费,听着心酸。而根据今年的预算,我们的国防支出超过了1.7万亿人民币,折合约2400多亿美元。钱不再是问题。 再看装备。如今,我们的“辽宁”舰和“山东”舰双航母编队,已经能常态化前出西太平洋,进行远海训练。就在前不久,它们还首次同时出现在太平洋深处,穿越了所谓的“第二岛链”。而我们更先进的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也已经完成了海试,三航母时代指日可待。 我们有了被誉为“航母带刀侍卫”的055型万吨大驱,这种全球顶尖的战舰,我们已经服役了不止一个巴掌的数。它们跟随航母编队,一次次将前来挑衅的外军舰机挡在安全距离之外。
1985年,中央军委提出了“军队要忍耐”的重大决策。财政只管拨六成军费,其余四成
司马槑谈过去
2025-08-05 00:22:5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