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竞争日趋白热化,一位基金公司人士感慨,除了部分大型头部基金公司之外,ETF

望博格 2025-08-04 01:33:38

ETF竞争日趋白热化,一位基金公司人士感慨,除了部分大型头部基金公司之外,ETF业务对于公司资源的消耗,已经不能支撑公司继续“不计代价”地投入了。上述基金公司人士对单只ETF的固定成本进行拆解分析,大体上分为系统成本、人员成本和运营成本三部分。

一是系统成本,ETF的运作高度依赖技术系统,包括投资、交易、清算、风控等模块,需要搭建投资交易系统、估值核算系统、TA系统、风控系统等,这一块每年的成本大致为90万元。

二是人员成本,包括基金经理、交易员、风控人员、运营支持、产品经理、营销宣发等,按照现阶段降薪后的待遇来看,每年也要90万元左右。

三是运营成本,指数使用费属于绝对刚性,做市费用属于相对刚性(但这是做大产品的必要条件),营销费用的占比实际上也是被迫提升的,这部分开支因为产品的定位不同而有一些差异,但平均要按30万元预估。

综上所述,运营一只ETF产品每年的固定费用开支达到200万元以上,按照现阶段ETF产品管理费来倒推,意味着一只产品规模至少要稳定在50亿元以上,才能保持盈亏平衡。

但也有ETF基金经理表示,ETF的成本不能算单笔账,而是要算总账。若是基金公司锚定单只产品做大规模,基金经理薪酬、渠道发行、路演培训等成本肯定很高。但若公司旗下ETF产品线齐全,且处于“风口”,比如今年的创新药、机器人等行业主题ETF规模增长很快,收入就会大于成本。

此外,尽管ETF成立之初做大规模比较难,但规模突破100亿元之后,即使行情出现震荡,规模及管理费收入也能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

“从我们对业内观察来看,ETF领域的竞争已经出现了分层:

第一层是头部大厂之间的比拼,属于‘全覆盖、满负荷、高饱和、长时间’的竞争,这与其身处的行业地位和所拥有的资源相关;

第二层是次头部之间的竞争,已经从过去的全方位竞争转向策略性竞争;

第三层是更为多元的业态,有些公司如果定位于‘小而美’的公司,可能会战略性放弃ETF业务;有些处在落后位置的公司,也会在细分领域尝试布局和发展。

同时我们也观察到,一些以主动权益基金为主的基金公司对于是否要发展ETF业务,态度是摇摆的。”另一位业内人士称。

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ETF对公司资源的消耗比较大。除了超级头部的几家,其他公司需要聚焦自己的特色业务,不要进行“无脑内卷”。

0 阅读:52
望博格

望博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