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厨师准备杀鱼,给毛主席补身子,路过的聂荣臻看了一眼,就说:“这鱼有问

历史阅读者 2025-08-03 09:19:15

1948年,厨师准备杀鱼,给毛主席补身子,路过的聂荣臻看了一眼,就说:“这鱼有问题,先养三天吧!”谁知当天下午,鱼就死了!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48年的华北解放区,炊烟袅袅的晋察冀军区大院里飘着饭菜香,炊事班长刘从文正拎着条活蹦乱跳的鲤鱼往厨房走,盘算着给日夜操劳的毛主席炖锅鱼汤补身子。

这位在军区干了七八年的老炊事员,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正走在悬崖边上。

聂荣臻元帅那天恰好从食堂门口经过,瞥见刘从文手里的鱼突然停下脚步,这条鱼鳞片泛着不正常的青灰色,鱼鳃张合间带着微弱的抽搐。

聂帅蹲下身仔细查看,鱼尾摆动时隐约可见几处不自然的淤血点,"这鱼先养三天",聂帅的声音不大却透着不容置疑。

结果当天傍晚,养在水缸里的鱼就翻起白肚皮,鱼鳃里渗出暗红色血丝。

后来保卫部门化验发现,鱼鳃里藏着剧毒氰化物,这种特务常用的毒药无色无味,半粒米大小就能让成年人在几分钟内丧命。

更令人后怕的是,就在事发前三天,刘从文刚往军区领导的小灶送过一盆红烧鱼,当时因为聂帅临时开会没赶上饭点,那盘鱼被炊事班其他人分着吃了,有两位战士饭后头晕呕吐,被当成普通食物中毒处理了。

顺着死鱼这条线索,保卫科很快摸清了来龙去脉,原来军统北平站半年前就盯上了刘从文,他们发现这个厨子有三个致命弱点:贪杯、好赌、更好色。

特务们在保定开了家"春风茶馆",里面藏着好几个经过特殊训练的女特务,有个叫白玉兰的姑娘,穿着阴丹士林布旗袍,梳着两条乌黑油亮的大辫子,专门在刘从文常去的赌场"偶遇"他。

白玉兰的手段老辣得很,她先装作被刘从文的赌技折服,又"偶然"透露自己是被迫在茶馆卖唱还债。

当刘从文色迷心窍要帮她赎身时,这姑娘哭得梨花带雨,说除非他能弄到共产党的机密文件,否则债主绝不会放人。

在美色和金钱双重诱惑下,刘从文从偷拿食堂粮票开始,渐渐发展到传递会议记录,最后竟敢在鱼鳃里藏毒。

最讽刺的是,这个差点酿成大祸的厨子,当初还是聂荣臻亲自从难民堆里挑出来的。

1942年太行山闹饥荒,饿得皮包骨的刘从文在军区门口晕倒,聂帅看他有做饭手艺,破例收进炊事班,谁能想到六年后,这个被救过命的人,会为个女人就把毒药往首长饭碗里送。

案子水落石出那天,炊事班的老张头蹲在井台边磨了半宿菜刀,这个跟刘从文同吃同住五年的老战友,怎么也想不通平时连杀鸡都手抖的人,怎么就敢对毛主席下毒手。

后来在公审大会上才知道,刘从文不仅收了特务二十根金条,还在保定城里置办了宅院,准备等毒杀得手后就带着白玉兰远走高飞。

这事给晋察冀军区敲了记警钟,后来所有首长伙食都要经过三道检验,连洗菜水都得用银针试毒。

而那个春风茶馆,在刘从文被捕后的第三天就被端了窝,战士们冲进去时,后院里还养着七八条用来做实验的狗,都是被同样的毒鱼毒死的。

历史有时候就像那条死鱼,翻着白肚皮告诉我们,再坚固的堡垒也怕从内部蛀空,现在去西柏坡革命纪念馆,还能看见当年化验毒鱼的玻璃器皿,那些发黄的标签上,依稀能辨认出"1948年特别案件"的字样。

玻璃柜前的解说员总会提醒游客,当年的毒药能验出来,但糖衣炮弹的毒,得靠人心来防。

0 阅读:43

猜你喜欢

历史阅读者

历史阅读者

欢迎关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