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40个月,普京终于回过神,下令俄军全面换装,不再吃苏联老本。乌军发现,俄军今

古今知夏 2025-08-02 17:13:26

打了40个月,普京终于回过神,下令俄军全面换装,不再吃苏联老本。乌军发现,俄军今天凌晨空袭基辅的无人机,那根本就是导弹。俄罗斯正在放弃老式苏联武器和战法,采用新型武器与战术。 8 月 1 日窜进基辅防空圈的 "天竺葵 - 3",把乌军雷达兵惊出一身冷汗。之前的 "天竺葵 - 2" 还在亚音速徘徊时,新家伙已经能摸到四五百公里的时速。更要命的是飞行高度,直接突破了传统高射炮的射界极限,乌军那些从北约淘来的二手防空炮,只能对着万米高空的尾迹干瞪眼。 拆解残骸的乌军技术官当场骂了句脏话 — 这哪是什么无人机发动机,分明是拆了米格战机的涡喷核心机。之前那种活塞发动机的嗡嗡声彻底消失,喷气式引擎的尖啸成了新的死亡预告。难怪最近拦截率暴跌。 更绝的是制导模块,拆开外壳发现里面塞着民用级 GPS 和格洛纳斯的双模芯片,美军电子战飞机的干扰波刚过来,它能自动切换到惯性导航,跟打不死的小强似的。 地面上的变化更狠。顿巴斯前线的乌军最近总遇到怪事:明明用热成像仪锁定了俄军坦克,发射的 "标枪" 导弹却像被磁铁吸偏了似的,擦着炮塔飞过去。 后来俘虏了个俄军技师才知道,T-90M 炮塔侧面焊的那些方形铁盒子,是新列装的 "阿富汗尼特" 主动防护系统,能在导弹距离坦克 3 米时引爆拦截弹,就跟给坦克套了层金钟罩似的。 炮兵的进步简直像开了挂。以前俄军炮兵打一轮就得跑,不然准被乌军反炮火雷达逮住。现在不一样了,"龙卷风 - S" 火箭炮车屁股后面挂着无人机发射管,打完火箭弹立马放出小型侦察无人机,自己在原地就能校射,根本不用等后方通报。 更邪乎的是炮弹,最近缴获的俄军 152 毫米炮弹里,有一半装的是可编程引信,能在战壕正上方 3 米处空爆,钢珠跟下雨似的往下砸,乌军步兵现在都不敢在开阔地待超过 5 分钟。 指挥系统的升级才是最要命的。以前俄军一个营的进攻命令,得从师部用电台一级级传下来,等传到连长耳朵里,乌军早就换阵地了。现在不一样了,前线每个步兵班都配了个平板电脑大小的终端,营长在地图上画个箭头,全班人屏幕上立马显示进攻路线和目标坐标。 连后勤都透着股脱胎换骨的劲。以前俄军卡车队跑运输,司机得带个指南针和纸质地图,迷了路就瞎转悠。现在每辆卡车驾驶室都装了北斗导航终端,不仅能规划路线,还能实时显示前方 5 公里的路况和乌军伏击点。 更绝的是弹药箱,新箱子外面喷着二维码,扫一下就知道里面装的是 122 毫米炮弹还是 7.62 毫米子弹,后勤官再也不用对着满仓库的箱子瞎摸了。 说到底,俄军这波换装是被打疼了才逼出来的。去年哈尔科夫大溃败时,前线士兵用手机拍的视频里,还有 T-62 坦克挂着铁皮焊的附加装甲往前冲,现在再看,连侦察兵手里的步枪都换成了 AK-12,快慢机上的三发点射模式用得比乌军还溜。 有个被俘的俄军老兵跟乌军审讯官说"以前我们靠的是勇气,现在靠的是按钮 — 按一下,比喊十句 ' 乌拉 ' 管用。" 这话听着扎心,却道破了现代战争的真相。

0 阅读:24

猜你喜欢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