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拿下日本、欧盟和韩国后,美方大言不惭地表示,“中国现在有点被动了”。然而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不过是美方在自我安慰的说辞,他们只要一天没拿下中国,充其量就只能算是个“小赢”。 这一次美国财长贝森特在媒体前尤其强调,说全世界和美国站在了一起,只有中国还在单打独斗。他的理由很直接,美国已经和日本、欧盟、韩国谈妥,中国反应慢了半拍。 但这一切的背后,是美国在拿日本、欧盟和韩国这些传统盟友当“战绩”展示,实际上这些协议很多都是“赶鸭子上架”,双方还没有认真把细节谈妥,就急着表态。很多内容顶多只是草草聊过,根本没有固定的合作细节出来。 美方之所以不停强调中国“被动”,其实更多是为了转移压力,毕竟,美日欧韩的协议和中美贸易谈判没法比,前者更多是权宜之计,而中美这一摊才是真正的主战场。 美国清楚,光靠拉拢盟友无法完全达到目标,只有解决了跟中国的核心矛盾,才算真正有所突破。 在最新的谈判里,美方不仅在贸易上步步紧逼,还拿俄罗斯石油这个问题来施压,希望中国不要再进口俄油,并威胁要搞二级关税或者惩罚性措施。 但中国很直接地表示,不接受威胁,只会根据国家利益采购能源。 美国也只能无奈承认,对这个问题没有多少办法,转而用同样的理由对印度下手,征收罚金。其实等于是在别的方向做做姿态,自己好有台阶下。 其实,不难看出,比起美方急着给出“胜负论”,中国在这一轮谈判更淡定。 中国的力量在于坚持自己的立场,灵活应对各种局面,不会因为对方话音大就急着让步。这也是为什么美方代表在媒体上反复提到中方红线坚决,并认可了中国谈判团队的经验和老道。 贸易战拖了这么久,大家都慢慢看清楚,美国“拉群组队”的方式根本解决不了根本矛盾。这个时候,美方不断放话,其实更多是刷存在感,因为没能在中美关键问题上取得实际进展,像是在用言语制造优势。 眼下,全球贸易环境一天一个样,世界各国都不愿再成为局外人,独自承担代价。中国的坚持,等于是在给谈判注入更多理智,也让其它国家看到,多元合作可能才是更可靠的出路。 等这场博弈走到最后,市场和时间都会给出最清楚的答案。 大家怎么看这样的中美博弈?欢迎在评论里聊聊你的看法。
若美国真要对中国动武,它很可能会拉上日本、韩国、北约和欧盟等力量共同出手。然而,
【14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