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媒体喊话了!法国国际广播电台7月31日公开宣称,中国拒绝放弃购买俄罗斯石油,

芸霄记史 2025-08-02 15:17:45

法国媒体喊话了!法国国际广播电台7月31日公开宣称,中国拒绝放弃购买俄罗斯石油,这种情况下,双方的峰会还能行吗?法国媒体强调,两大经济体瑞典谈判后的乐观气氛似乎所剩无几。   这种说法似乎把所有问题都归结于中国的能源采购,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问题的关键点其实不在于买不买,而在于这笔生意怎么结账。   尽管中俄之间有本币结算的约定,这个约定在一些普通商品贸易中也在用,可一旦涉及到石油天然气这种全球硬通货,俄罗斯方面的要求就非常明确,他们坚持要用美元或者欧元来收款。   这意味着,每一船从俄罗斯运来的石油,花的都是中国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外汇储备。   在全球经济不稳定的今天,外汇储备对稳定人民币、保障国家金融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用大量外汇去买俄油,不仅要面对油价本身的波动,还要承担美元和欧元汇率变化的风险,这等于承受了双重压力。   所以,这笔交易在金融操作上,和从沙特阿拉伯买油没什么两样,都要动用国家的外汇家底。   除了钱的问题,另一个很现实的障碍是市场根本没那么大的空间。中国的能源进口规划不是一张可以随便画的图纸,而是经过了长期的布局。   作为一个工业大国,中国的石油需求非常大而且稳定,为了保证这份稳定,中国早就和世界上好几个主要的产油国签下了长期合同。   特别是和沙特阿拉伯、伊朗这些中东国家的合作,双方的协议里早就把每年的进口数量定得差不多了。这些长期合同是中国能源供应的压舱石,保证了工厂的机器能够持续转动。   这就带来一个直接结果:中国每年的石油采购盘子,大部分已经被这些长期协议给占满了,能留给其他供应商的市场份额本来就不多。   在这种情况下,突然要大幅度增加从俄罗斯的进口量,就得去挤占其他老朋友的份额。这么做不仅会影响到和这些国家多年建立起来的商业信任,还会破坏好不容易才建起来的多元化供应格局。   况且,俄罗斯石油的价格和西方制裁捆绑得很紧,说变就变,这种不确定性对追求稳定的中国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因此,并不是中国不愿意买,而是现实的供需格局和已经定好的合作框架,决定了没有那么大的余量去接纳这些不稳定的货源。   几年前克里米亚危机的时候,俄罗斯同样被西方国家全面封锁和制裁,他们的经济支柱——能源出口——受到了沉重打击。   在最困难的时候,俄罗斯也曾高调地喊出要“向东看”,把希望寄托在中国身上,盼着中国能多买他们的石油和天然气,帮他们渡过难关。   但是,当时发生的一些事情,让中方记忆犹新。俄罗斯请求帮助,但他们并没有拿出足够的诚意。俄方反而想把自己的地缘困境当成一张牌来用,希望借这个机会把卖给中国的油价抬高一些,而不是按照市场规矩来谈一个对双方都有利的方案。   这种一边找人帮忙,一边还盘算着怎么在别人身上多赚一点的做法,让中方看得很清楚,对方在合作里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短期利益,而不是建立长期的信任关系。   这段不太愉快的经历,成了一个重要的教训,让中国在处理类似情况时,变得更加清醒和理智,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历史教训,中国才逐步建立起了一套独立自主的能源安全战略。   这个战略的核心很简单,就是“渠道要多”和“供应要稳”。中国非常清楚,把能源安全这个命根子押在任何一个国家身上,都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0 阅读:66

猜你喜欢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