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斯说:“从我出道至今,我只对不起一个女人,若不是我因版权纠纷与电视台闹掰,没了事业,她不至于到荒山里面开荒种树!”[凝视] 1998年,一场版权官司改变了陈佩斯的人生轨迹,这位春晚常客因为坚持维护创作者权益,与央视产生了分歧,从此告别了主流荧屏。 事情的起因是陈佩斯发现自己和朱时茂的小品作品被音像公司私自制作成光盘销售,却没有得到任何版税。作为创作者,他们决定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官司虽然胜诉了,但代价是巨大的,陈佩斯的影视公司很快陷入困境,项目停滞,资金链断裂,甚至连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来。 就在最困难的时候,妻子王燕玲想起了十年前的一个决定。1989年,她用家里的积蓄在北京延庆承包了一万亩荒山,当时很多人都觉得这个投资太冒险。 现在这片荒山成了救命稻草,夫妻俩收拾行李,从城里搬到了山区,开始了完全不同的生活。 从演员到农民,这个转变对陈佩斯来说并不容易。那双曾经在舞台上比划的手,现在要握着锄头开荒。每天天不亮就起床,除草、挖坑、种树,晚上累得倒头就睡。 王燕玲负责整体规划和市场对接,陈佩斯则承担了大部分体力劳动。他们经过研究决定种植速生经济林和果树,这样既能快速回本,又有长期收益。 第一年种植的杨树和柳树就带来了收入,通过卖木材获得了几万元。第二年果树开始挂果,苹果、梨子的销售让他们获得了30多万元的收入,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更重要的是,这段经历给陈佩斯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远离了娱乐圈的浮躁,他有了更多时间思考和创作。山里的生活让他接触到了更真实的人性和故事。 2001年,陈佩斯开始尝试话剧创作,他的第一部话剧《托儿》就取材于这段务农经历中观察到的社会现象。这部作品一经推出就获得了巨大成功,连续演出数百场。 接下来的《亲戚朋友好算账》《阳台》等话剧作品也都获得了不错的反响,陈佩斯发现,离开电视后的创作空间反而更自由了,他可以表达更深层的思考。 这片荒山现在已经变成了绿意盎然的经济林,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初的投资早已收回成本,每年还能带来稳定的收益。更重要的是,它见证了一个艺术家的蜕变。 从春晚明星到话剧导演,陈佩斯的转型路径很多人都没有预料到。如果没有那场官司的打击,没有妻子的远见,没有那段务农的经历,也许就没有今天在话剧舞台上的陈佩斯。 王燕玲的那个决定现在看来确实有远见,在丈夫事业最顺利的时候投资荒山,在最困难的时候成为救命稻草。这种逆向思维值得很多人学习。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的低谷往往蕴藏着转机,当一扇门关闭的时候,总会有另一扇门为你打开,关键是要有勇气去寻找和尝试。 陈佩斯用自己的经历证明,真正的强者不是永远站在巅峰,而是跌落之后能够重新站起来,并且找到新的方向。 现在的陈佩斯依然活跃在话剧舞台上,他的作品依然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那片荒山不仅养活了他的家庭,更重要的是为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回想起来,1998年的那场官司也许是陈佩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虽然失去了电视荧屏,但他获得了更广阔的创作天地。 这种因祸得福的人生轨迹,让人不得不感叹命运的奇妙。有时候看似的终点,其实是另一个开始的起点。 你是否也经历过人生的重大挫折?在最困难的时候,是什么帮你重新站起来的?你觉得陈佩斯夫妇的选择给你什么启发?如果你现在也面临职业瓶颈,你会选择坚持原路还是寻找新的可能性? 信源: 陈佩斯:妻助我披荆斩棘 - 上海文联东方网
京圈里能让冯小刚主动递烟、葛优见了喊“佩斯哥”的,除了陈佩斯还有谁?
【3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