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617年,李渊决定在太原起兵,便给他在长安的女儿平阳公主和女婿柴绍写信。收

勇敢小妹 2025-08-02 08:37:24

在公元617年,李渊决定在太原起兵,便给他在长安的女儿平阳公主和女婿柴绍写信。收到信后,柴绍询问平阳公主:"你的父亲要起兵,我想去投奔他。但我们两个人一起走会引起怀疑,而留你一人在长安也不安全,我该怎么办?" 柴绍这话刚说完,平阳公主眼睛就亮了——她压根儿没慌神,反倒把桌上的茶盏往前推了推,声音压得低却透着利落:"你赶紧走,别磨叽。长安这边我有法子,你放心去太原跟我爹汇合。"当时柴绍瞅着媳妇这模样,心里头还犯嘀咕呢,可瞧她眼神笃定,又知道她打小就不是一般姑娘,咬咬牙便连夜扮成商人溜出了城。 柴绍走后第三日,长安城就贴出了缉拿"反贼同党"的告示。平阳公主站在自家府邸的角楼上,望着朱雀大街上巡逻的兵丁,指尖轻轻叩了叩腰间的玉牌——那是李渊亲赐的"永安郡主"印信,此刻倒成了最危险的标记。她转身对贴身侍女道:"去把库房里的青布衫取三匹来,再找几个手脚利落的仆妇,把马厩里的栗色小马刷上泥。" 当晚,平阳公主的绣楼里灯火通明。她拆开父亲信中夹着的密信,烛火映得她眼尾的胭脂泛着暗红。"阿耶说长安城里有三百户旧部,"她对跪在地上的管家低声道,"你去西市米行找王掌柜,提'七月十五的莲蓬';去平康坊找李妈妈,说'当年的桃花债该还了'。"管家攥着信笺直发抖:"郡主,您这是要...要反?"平阳公主抄起案上的镇纸砸过去:"反?我阿耶都反了,我不过是帮他收收网。" 五更天的时候,平阳公主穿着粗布短打,跨上那匹刷了泥的栗色小马,出了安兴坊的后门。她沿着渭水河岸走,遇见挑着菜担的老妇便摸出几枚铜钱:"婶子,劳烦把这包东西送到终南山脚下的破庙,就说'平阳公主问柳三娘安'。"遇到巡逻的兵丁,她便歪着头装成走亲戚的村姑,袖中藏着的小刀硌得手心生疼——这是她十二岁时跟府中武师学的防身术,如今倒真用上了。 半月后,终南山下的破庙里聚了百来号人。平阳公主站在香案前,把李渊的信笺展开,火光照得她脸上的脂粉簌簌往下掉:"各位都是阿耶旧部,如今圣上失德,天下大乱,正是男儿建功时。"人群里有个络腮胡的汉子举着刀喊:"郡主,我们都听您的!"平阳公主扫了眼他腰间的唐刀——那是隋军的制式兵器,"张校尉,你这刀该换柄新的了。"她转身从包裹里取出个木匣,"这是阿耶给的军饷,每人五十贯。"木匣打开的瞬间,铜钱碰撞的声响惊飞了檐角的乌鸦。 三个月后,平阳公主在鄠县遇到了柴绍。他穿着粗布短褐,脸上晒得黝黑,见到她时手都在抖:"你...你怎么在这儿?"平阳公主笑着递过水囊:"我来替阿耶管管这摊子。"她身后的义军举着"李"字大旗,队伍绵延数里,连山风都裹着肃杀之气。柴绍望着她被风吹乱的发梢,突然想起离家前她说的话——那时他以为她只是个会绣并蒂莲的娇妻,如今才知道,这女子袖中藏着比刀剑更锋利的乾坤。 后来史书记载:"平阳公主引精兵万余,与秦王会于渭北,封平阳公主。"可民间更爱传,说鄠县的百姓至今记得,当年有个穿粗布短打的女将军,站在高坡上喊"兄弟们跟我冲"时,发间的银簪闪着光——那是她及笄那年,柴绍亲手给她打的。

0 阅读:2
勇敢小妹

勇敢小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