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炊事员陶洪礼给前线送饭,路上,他遇到一个越军哨所,因嫌哨所碍事,他对

瀚霖学史本人 2025-07-28 17:18:38

1979年,炊事员陶洪礼给前线送饭,路上,他遇到一个越军哨所,因嫌哨所碍事,他对战友说:“这个鬼东西挡路,把它端了吧!”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79年的中越边境上,正值战火纷飞,一位叫陶洪礼的炊事员默默地挑着饭菜担子往前线送饭。

陶洪礼是贵阳息烽人,1976年参军后分配到14军42师125团,原本想着上前线杀敌,却被派到了炊事班。

这工作看着平淡,可他照样尽心尽力。

每天早起晚睡为战士们准备热饭热菜,大伙儿吃了都说好。

陶洪礼没有因为角色不同就放松训练,一有空就练枪练格斗。

心里一直惦记着,要是碰上敌人,自己还得拿枪战斗。

他经常念叨,饭做好了战士们才有劲儿冲锋。

战争打响是在1979年2月16日,125团的士兵们都往前推进了,目标是切断越军的补给线。

陶洪礼的任务就是在山里捡柴烧饭,然后再给战友们送饭。

这活儿挺危险的,山里头到处都是地雷和越军的炮火。

他得留神避开爆炸物,还得控制炊烟不被敌人发现。

尽管风险大,陶洪礼照旧干得很稳当,心里头总惦记着战友的肚子。

每次饭菜一好,他就忙着收拾东西背起包袱上路。

这路他走得熟,可谁也说不准会出啥意外。

有一天傍晚,陶洪礼照常送了饭出发,走到半路突然发现前方有个越军哨所。

他一下警觉起来,凑近看了看,发现哨所不大,像是临时搭的。

这路要是绕开走,得费不少时间,肯定耽误给战友送饭。

战士们正在前头跟敌人拼命,饿着肚子哪有力气?

陶洪礼没多犹豫,就琢磨着直接把这哨所端掉算了。

他把想法跟同行的战友鲁俊阳一说,鲁俊阳也觉得这事儿能成,两人一拍即合。

接着他俩就悄悄摸过去,准备动手。

靠近哨所后,两人分工行事,一个对付哨兵,一个对付其他人。

陶洪礼身手快,一刀刺倒一个敌人,鲁俊阳也没闲着,迅速收拾了另一个。

哨所里静悄悄的,两人进去一搜,发现还藏着几个越军兵。

陶洪礼刚进去,那些兵没反应来,反而站直了给他敬了个礼。

这一下把陶洪礼弄懵了,可他反应快,立马还了个礼。

接下来局面变了,对方有人叫起来发现不是自己人,这下就动了手。

陶洪礼端起冲锋枪就扫射,打得对方哇哇叫,自己赶紧找地方躲开,边打边退。

敌人一下围过来,火力挺猛,陶洪礼差点撑不住了。

正危急时刻,远处的枪声救了他,是我军一个连队在附近巡逻听到动静赶过来的。

援兵一到就向越军猛打,越军被逼退后,全被消灭了。

这场战斗让陶洪礼更精神了,他还惦记着饭快凉了,赶紧背上担子奔前线去。

隔了几天,陶洪礼往高地运粮食,在山路上又碰上一帮六个越南兵。

那几个家伙见了他就叫嚣要活捉,陶洪礼二话不说端起枪就射,几下撂倒三个。

剩下的想跑,被他追上干净利索解决了。

陶洪礼擦擦汗,接着往高地上走。

打仗期间这种事儿他遇到好几次,每次都能机智应对,立下不少功劳。

战争结束后,陶洪礼因为打仗勇猛、功劳大被评了一等功,成了炊事兵里唯一拿这个荣誉的。

后来他离开军队开始新生活,先是在一家医院餐厅工作,干了没多久医院合并,他又被调到农业公司。

但公司不太行,最后成了私企,陶洪礼年龄大了被迫下岗。

这下日子过得不容易,他东奔西跑找活儿干,当过建筑工地的杂工,蹬过黄包车拉客,还常在红白喜事上帮忙。

虽说日子辛苦,可陶洪礼从没向国家伸手要救济,就靠自己双手挣钱。

到2008年,在老战友们牵线搭桥下,陶洪礼终于找了个稳定工作,再不用起早贪黑忙活。

陶洪礼这一生,战场上是英雄,生活中更是个硬汉。

他让我们懂得,英雄不光是在枪林弹雨里杀敌的那些人,也是在平淡日子里咬牙坚持、从不抱怨的普通人。

他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照着咱普通人的日子该怎么过,再难也要靠自己的力气站起来。

0 阅读:73

猜你喜欢

瀚霖学史本人

瀚霖学史本人

诉说古今历史,以古为镜,知兴替,学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