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一名18岁女兵看见连长中弹倒地,连忙冲上前去,举起一块石头重重朝日军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2025-07-27 14:27:38

1938年,一名18岁女兵看见连长中弹倒地,连忙冲上前去,举起一块石头重重朝日军的脑袋砸去,但她也被日军的子弹击中了,临终前,她从兜里掏出一封信和两块大洋,让人帮忙寄回家。66年后,她的夙愿终于得到了实现。   刘守玟,1920年出生在湖南省汉寿县新兴乡军刘村。她家境还算殷实,父亲是当地有点名气的乡绅,母亲操持家务,把日子过得有条有理。那时候,女娃能读书的机会不多,但刘守玟的爹妈不一样,他们觉得闺女也该有出息。从小,她就聪明好学,村里的书塾成了她常去的地方,捧着书本一读就是大半天。父母看她这么上进,咬咬牙把她送到了长沙读书,想让她见见世面。   1935年,15岁的刘守玟考进了长沙周南女中。这可是湖南第一所女子中学,专门培养有志气的女学生。她在那儿读书特别认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学校里常讲国家大事,老师们讲到日本侵略、民族危亡,她听得心里直发烫。那会儿,她还参加过不少爱国活动,看书、听讲座,慢慢地就觉得自己得为国家做点啥。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淞沪会战的消息传到学校,刘守玟坐不住了。她不想只在课堂里喊口号,瞒着家里报名参加了湖南妇女战地服务团,成了一名卫生员。她跟着22军上了上海前线,天天在炮火里救人,眼看着战友一个个倒下,心里又急又痛。上海失守后,她跟着部队回了湖南,被编进50师卫生队,继续在前线忙活。她的经历不算惊天动地,但每一步都透着普通人家的孩子对国家的真心。   1938年春天,台儿庄战役打得正激烈,刘守玟随50师到了鲁南前线。5月,部队在徐州铜山一带跟日军硬碰硬,拼死挡住敌人南下的脚步。她被分到禹王山附近,负责救治伤员。那地方是个小山头,位置挺关键,日军老想抢过去。战斗一打起来,炮弹满天飞,伤员越来越多,刘守玟忙得脚不沾地,手上全是血,可她一点没退缩。   那天,战斗特别惨烈,日军冲了好几波,国军靠着土工事死守。她正低头给一个战士包扎,突然听到一声惨叫,抬头一看,连长中弹倒下了,胸口血流得止不住。她赶紧抓起医疗包就冲过去,想救人。可还没等她靠近,一个日本军官挥着刀跑过来,直接砍死了连长,动作狠得让人咬牙。   刘守玟眼看着连长没了,气得浑身发抖。她低头一看,地上有块尖石头,二话不说捡起来攥紧。那日本军官转过身要走,她猛地冲上去,使出全身力气把石头砸向他后脑。石头正中目标,军官倒在地上,血流了一片。可就在这时候,一颗子弹从背后打来,直接穿透了她的胸口。她摔倒在地,疼得喘不过气。战友冒着枪子儿把她抬到铜山区柳新镇陈塘村一户人家,可她失血太多,当晚就没了气息,年仅18岁。临走前,她把一封信、一张照片和两块大洋交给身边的村民,托他们寄回家。   刘守玟走后,她的遗物被陈塘村的村民小心收着。战乱年代,东西藏在箱子底,怕被日军搜走。仗打完了,信纸潮得看不清字,只剩照片还算清楚,是她在周南女中拍的。村民老太太把这事当个念想,每年清明都带孙子陈开灵去村东的乱坟岗拜一拜。1967年,坟地被平了,老太太偷偷堆了个小土堆,插上柳条算个记号。她去世前拉着陈开灵的手,让他无论如何得找到刘守玟的家人。   陈开灵记住了奶奶的话,这些年一直打听,可线索太少,始终没进展。2004年,他找了徐州《都市晨报》帮忙,把刘守玟的事登了出来。报纸一出,很多人关注,湖南《潇湘晨报》也转发了。一位90多岁的老太太黄莼如在长沙看到照片,说这是她周南女中的同学,手抖着写下“刘守玟”三个字。接着,查校友档案、翻族谱,终于在军刘村找到她的族人。   2004年7月7日,刘守玟的遗骸被接回湖南,葬在革命陵园。2005年10月15日,她被迁回军刘村安葬,乡亲们放鞭炮、吹唢呐,隆重地把她迎回家。2009年,陈塘村给她立了纪念碑。2019年4月5日,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建了她的铜像。66年后,她的遗愿总算圆了,家人也知道了她当年的英勇和牺牲。

0 阅读:52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