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纠结中欧关系还能不能回到过去了!如果我们关心中欧关系,就不要问这个问题了。峰

琉璃碎影录 2025-07-26 10:55:54

别再纠结中欧关系还能不能回到过去了!如果我们关心中欧关系,就不要问这个问题了。峰会从两天缩成一天,商业论坛说取消就取消,可中欧班列还在跑,贸易额照样高得吓人。这种又近又远的拉扯,才是最让人头疼的,明明有那么多生意要做,却偏要在规矩和想法上较着劲。 别总琢磨世界最后会是啥模样,真没啥用。欧盟别盼着中国变成跟他们一样的经济体,中国也别指望欧洲立马跟美国划清界限。 大家就算不信对方,做事至少得让人能猜到;就算互相争,规矩也得认。 不用非得绑在一块儿,好歹给合作留条道;说法不一样没关系,别不承认对方能好好过日子就行。 其实中欧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对世界该咋运行,想法差太远。欧盟总觉得得按人权、法治那套来管全世界,这跟他们二战后没了硬实力,想靠规矩和话语权撑场面有关。 可中国不一样,咱们觉得稳定发展最实在,集中力量办大事,比纠结制度形式管用多了。 以前全球化热的时候,大家一门心思赚钱,这些不一样被利润盖过去了,还能互相忍忍。 现在变成互相提防,利益少了,价值观那点不同就特别显眼。 关税、标准、生产链条谁说了算,慢慢都成了较劲的由头。 就像中国在光伏、电池这些领域成了老大,欧洲立马就搞补贴调查、加关税,说是要公平,其实就是不想丢了自己的主导地位。 这里头总绕不开美国。从北约的安全框架到芯片技术封锁,美国就像个影子总在旁边搅和。 欧洲嘴上说要自己做主,真做事的时候还是看美国脸色。法国总统说要跟中国搞好关系,转头就跟着喊 “少依赖中国”。 德国前总理鼓励企业来中国,回头就拦着中资买他们的半导体公司。这种拧巴劲儿,让中欧合作总觉得不踏实。 这些年双方不仅没更理解对方,连这点信任都快磨没了。官方文件里关键分歧都绕着走,欧洲对中国的立场也老曲解。 西方叫这 “小心竞争”,咱们说这 “太政治化”,说白了就是故意疏远。 以前中欧被称作全球化典范,贸易互补、科技交流热乎,学生也常来往。 可从 2020 年开始,“战略伙伴” 这名字就越来越虚了。生产链条断了、疫苗互相较劲、能源市场想分开、绿色技术闹关税,哪儿都藏不住根本问题。 这些不是碰巧,从一开始两种思路就没对上路。 中国电动车在欧洲卖得不错,占了 10% 的市场,欧盟立马就搞补贴调查、加税。 德国的宝马、奔驰也开始缩在中国的生产线,怕卷进地区风险。 比亚迪在荷兰的基地,许可说冻就冻;中荷以前特信任的港口合作,现在北约一审查,也得重新划界限。 人文和学术方面也差不多。大学联合实验室怕风险就搁着,学生交流签证审查越来越严,动不动就耽误了。 在非洲、南美这些地方,双方也拧着来。中国想赶紧把项目落地,解决当地就业;欧洲却总想着搞 “高标准”,结果谁也没法好好合作。 不过中欧也没彻底断了联系。中欧班列还在跑,2024 年贸易额有七千多亿美元,人工智能、跨境电商这些领域还有企业合作。 只是这些合作更像凑活过,没长远打算,能捞点短期好处就行。 这种状态挺危险,就像俩人没说分手,心里却觉得走不远,还偷偷准备着分开的后路。 这次欧洲两位领导人访华,中方接待挺客气,可大家都清楚,“战略合作” 早有硬伤。 两天的会缩成一天,合肥的商业论坛也黄了,意思谁都懂。 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2019 年欧盟把中国叫成 “主要竞争对手” 后,裂缝就越来越大。 不是哪次制裁或哪句话闹的,是双方对世界、对未来的理解,差得越来越远了。

0 阅读:142

猜你喜欢

琉璃碎影录

琉璃碎影录

琉璃碎影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