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年六月初四,长安城玄武门外的空气凝得能掐出水。李世民攥着弓弦的手青筋暴起,箭尖对准兄长李建成的后心——这一箭射出去,不仅是要了太子的命,更是要彻底掀翻李唐王朝的权力天平。
"秦王!东宫和齐王的兵马来了!"尉迟恭的喊声打破死寂。李世民的箭离弦而出,正中李建成后颈,鲜血溅在玄武门的青砖上。不远处,李元吉掉转马头要跑,被尉迟恭一箭穿心。
东宫两千精骑潮水般涌来,却被张公瑾带着百名死士死死堵在门外。这场兄弟相残,从黎明杀到正午,玄武门外的血水漫过脚踝,连石缝里的蟋蟀都染成了红色。
事变三天后,李渊被迫下诏:"自今日起,太子李世民监国。"两个月后,禅位诏书摆在案头,这位开国皇帝摸着龙椅上的雕龙,突然想起二十年前在太原的日子。
那时四个儿子还在院子里比射箭,李元吉把箭射进李世民的战袍,吓得哇哇大哭,还是李建成抱着他去换的衣服。
"父亲,太子和齐王的儿子怎么处置?"尉迟恭提着两颗人头进殿时,李世民正在擦拭沾血的佩剑。剑身上还凝着血珠,一滴一滴落在波斯进贡的地毯上,像极了玄武门外的血洼。
李世民的手突然停住。他想起了李建成五个儿子最大的不过十五岁,昨天还在东宫花园里玩蹴鞠;李元吉的小儿子才刚学会走路,抱着他的腿喊"二伯"。可他更记得,三天前东宫侍卫冲进来时,那些孩子躲在屏风后面,眼睛亮得吓人——那是仇恨的火苗,和当年杨广看他们李家的眼神一模一样。
"斩草除根。"李世民的声音像块冰,"一个不留。"
尉迟恭的刀在阳光下闪过冷光。李建成的长子李承道被按在地上时,突然大喊:"二伯!我爹说你会来救我们!"李世民背过身去,听见刀落下的闷响,像块石头砸进泥潭。十个孩子,从襁褓到少年,全成了刀下鬼。李渊在偏殿听见哭声,老泪纵横:"你今天杀我子孙,明日你子孙也会如此..."
这话像句谶语。二十年后,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举着刀冲进寝宫,嘴里喊着"效仿二伯"。再后来,武则天坐在龙椅上,看着李唐宗室被屠的名单,突然想起那年玄武门外的血。
但626年的李世民顾不上这些。他忙着安抚尉迟恭、长孙无忌这些功臣——这些人手上都沾着李建成、李元吉的血,若留着那些孩子,早晚会成他们被清算的借口。杀侄子那晚,他亲自去了东宫地窖,看着最后三个孩子被灌下毒酒。最小的那个抓着他的衣袖,奶声奶气问:"二伯,我们以后还能玩蹴鞠吗?"李世民闭上眼,听见自己说:"下辈子吧。"
贞观四年,长安西市张灯结彩。李世民站在城楼上,看着突厥使者跪拜称臣,颉利可汗系着金链子跳舞。他想起玄武门事变前夜,长孙无忌跪在地上说:"不杀兄弟,我等皆死无葬身之地。"如今,功臣们住着豪宅,百姓们种着均田,连魏征都敢当着满朝文武骂他"昏君"。
可每当夜深人静,他还是梦见那十个孩子。梦见李承道举着染血的蹴鞠,梦见小侄儿抓着他的衣袖喊"二伯"。梦醒时分,枕边放着尉迟恭送来的北狄宝刀,刀鞘上还沾着二十年前的血。
历史总爱开玩笑。李世民怎么也没想到,他杀侄子保住的江山,最后会栽在一个女人手里。武则天在感业寺削发时,或许正想着那年玄武门外的血——那血洗掉了李唐,也洗出了个女皇。而他的曾孙李隆基,会在很多年后指着安禄山说:"此儿有异相。"
玄武门的血早已干透,可权力的游戏从来没停过。李世民杀侄子时没想到,他砍断的不仅是李建成的血脉,更是斩开了潘多拉魔盒。从那以后,唐朝的皇帝们总爱盯着彼此的龙袍,生怕哪天就成了下一个"李建成"。
但626年的那个清晨,李世民顾不上这些。他只知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就像他后来在《帝范》里写的:"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只是他没写全的是——这把火,烧了兄弟,烧了侄子,最后竟烧出了一个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