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这次是真栽了!
本想靠二十多架战机耍耍威风, 把也门胡塞的港口炸个稀巴烂,结果自家机场先成了马蜂窝,电站还接二连三被炸,这哪是报复,分明是给自己挖坑。
胡塞的反击来得又快又猛,机场跑道被炸开好几个坑,停在机库里的战机也没能幸免。
好好的军事枢纽,转眼变成了马蜂窝。
更让以色列头疼的是电站。
一座接一座的电站被盯上。
变压器被炸得冒黑烟,输电线路断成几截。
居民区开始大面积停电,冰箱里的食物变质,空调成了摆设。
医院的备用发电机嗡嗡作响,却撑不了多久。
这种民生设施遭袭,比战场上吃败仗更让人憋屈。
以色列本来想搞场漂亮的报复,结果把自己坑得不轻。
他们大概没料到,胡塞手里藏着不少硬家伙。
那些无人机像长了眼睛似的,专挑关键设施下手。
防空系统拦截了一批,又来一批,根本防不胜防。
以色列的防空导弹确实先进,可架不住对方用低成本战术消耗。
胡塞放出去的无人机,单价可能还不够买一枚拦截导弹的零头。
这种打法,把以色列的防空网撕开了一道道口子。
机场和电站的接连遇袭,就是最好的证明。
国际社会看在眼里,不少人觉得以色列这次有点轻敌。
他们习惯了用高科技武器碾压对手,却忘了游击战的精髓。
胡塞在也门打了这么多年仗,早就把灵活机动玩得炉火纯青。
他们不跟以色列拼战机数量,不跟以色列比导弹精度,专打对方的软肋。
以色列国内的怨气越来越重。
民众抱怨政府防御不力, opposition(反对党)趁机发难。
总理办公室的发言人天天出来喊话,说要采取更严厉的报复措施,可民众已经听不进去。
超市里的蜡烛被抢购一空,加油站前排起长队。
这种恐慌情绪,比战场上的失利更可怕。
胡塞那边倒是士气大振。
他们通过媒体放话,说只要以色列不罢手,反击就不会停。
这话听着像是吹牛,却让以色列上下坐立难安。
谁也不知道下一个被盯上的会是哪个目标。
是炼油厂,还是港口码头?
这场冲突打到现在,早就不是谁炸了谁的港口那么简单。
以色列想靠武力找回场子,结果把自己拖进了消耗战。
胡塞用看似简陋的装备,打出了不对称优势。
这种局面,恐怕是以色列开战前万万没想到的。
现在的以色列,有点骑虎难下。
继续打下去,自家的基础设施扛不住。
收手吧,又咽不下这口气。
当初那二十多架战机威风凛凛地起飞时,大概没人会想到,战局会变成现在这副模样。
这场本想秀肌肉的报复行动,最终成了给自己挖的大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