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汽车 退出中国 7月22日,三菱汽车宣布停止与沈阳航天三菱的发动机合资业务,彻底告别了自己在中国的最后一根“生存线”。 四十年的辉煌瞬间归零,从曾经的风光无限,到如今的撤退,这场变故让很多车主都感慨万千。 曾经满大街的帕杰罗、欧蓝德,如今不仅见不到它们的身影,连原来的工厂都换了名字,仿佛那些记忆也开始模糊。 曾经的三菱,无人不知。它的发动机一度占据了国产车市场的三成份额,从哈弗H6到比亚迪S6,许多国民车都是依赖它的动力系统。 90年代,帕杰罗的越野车更是成为公务车的代表,年销量高达14万辆,甩掉本田等品牌。那时的三菱,似乎永远也不会倒下。 然而,电动化的浪潮迅猛而来,三菱却在这场“闪电战”中彻底溃败。 2022年,三菱希望用“阿图柯”重回赛道,但这个看似高大上的车型竟然只是广汽埃安V的换标车。三菱没有推出任何新的电动产品,错过了市场的大好机会。 到2022年,三菱的销量从2018年的14.4万辆暴跌至仅3.36万辆,跌幅达到惊人的77%。长沙工厂的产能利用率也仅剩16%,空荡荡的车间犹如废弃的厂房。 更糟糕的是,三菱的财务状况已经崩溃,2023年出现了净资产-14亿元,广汽以1元接盘了它的工厂。三菱负责人无奈地表示:“中国的新能源市场变动太快,我们找不到立足之地了。” 失败的原因,毫无疑问是多方面的。首先,三菱在技术上已经掉队,仍然固守传统的燃油技术,连混合动力的布局都没有做好。 而在电动化转型的过程中,雷诺、日产和三菱的联盟内斗不断,导致战略摇摆不定。三菱原计划到2025年推出自研电动汽车,但这一计划紧急叫停,电动化的步伐已经落后。 更致命的,是三菱对中国市场的误判。它一度迷信自己的品牌光环,忽视了本土化研发。最后一款定价20万的车型试图硬刚国产新能源车,却遭到了市场的冷遇。消费者直接选择用脚投票,三菱的退出已经成定局。 时代已然抛弃了三菱。它曾经在中国市场是引领者,教会了中国车企如何造发动机,但却忽视了电动化的革命。 当“冰箱彩电大沙发”般的舒适与智能成为消费者的新需求时,三菱依旧固守着传统的车型体验,最终被市场抛弃。 这一路走来,三菱陪伴着中国汽车业的成长,但未来的路,已经是中国品牌的时代。 #三菱汽车公司# #三菱车# #天津三菱# #上海三菱发动机# #三菱v12#
三菱汽车退出中国 7月22日,三菱汽车宣布停止与沈阳航天三菱的发动机合资业务,
恰谈史料
2025-07-25 10:29:22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