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死后,薄姬请求吕后放她出宫,刘氏诸王:立即处死吕氏一族

旧梦谈史 2025-07-24 23:22:50

公元前195年,刘邦驾崩,妃嫔们跪于灵前,悲声痛哭。此时,吕后走到薄姬面前,淡淡道:“去代国,陪你的儿子吧。”薄姬泪流满面,连忙叩头谢恩,吕后见状,满意地眯眼颔首。

刘邦晚年,平定英布叛乱时箭伤复发,回到长安后病情愈发沉重。吕后请来名医为刘邦诊治,医生把脉后神情微妙。刘邦询问病情,医生权衡良心与保命,最终选择了坦诚:“此病可治。”刘邦却怒道:“我岂不知自己时日无多?即便扁鹊在世,也无能为力!”言罢,他并未处置医生,反而赏赐黄金五十斤,将其打发走。

刘邦驾崩的消息传开,妃嫔们痛哭不已。向来心狠手辣的吕后,此次却并未大开杀戒,反而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放薄姬母子出宫。薄姬喜出望外,对吕后感激不尽,连忙跪下叩头谢恩。

薄姬的过往,其实颇为坎坷。她出身贫寒,自幼与母亲相依为命。反秦起义爆发后,生活愈发艰难。母亲魏媪为让她有个依靠,便将她送入魏王豹宫中。后来,魏媪还请许负为薄姬看相,许负预言她将生下天子。魏媪将此消息传入魏王宫,魏王豹听闻后大喜,以为自己将得天下,竟背叛刘邦,转而与项羽联手。刘邦勃然大怒,派兵攻打并俘虏了魏豹,薄姬则被发配到宫中织布的工房。

然而,薄姬并未因此绝望。一次,刘邦路过织室,见她容貌出众,便下令将她纳入后宫。薄姬本以为苦尽甘来,却没想到入宫一年多都未能得到刘邦的宠幸。幸好,她有两个好闺蜜——管夫人和赵子儿。她们曾与薄姬约定:“先显贵的人不要忘记同伴好友。”后来,管夫人和赵子儿先后得到刘邦的宠爱,便时常在刘邦面前提起薄姬,为她求情。

公元前203年,刘邦坐在河南宫内成皋台,管夫人和赵子儿相伴左右。她们趁机向刘邦提起与薄姬的约定,刘邦这才得知后宫中还有一位被冷落的美人薄姬,顿生怜悯之心。当晚,他便召薄姬入寝宫侍寝。薄姬激动不已,想起许负的预言,便对刘邦说:“昨夜我梦见有苍龙盘踞在我肚子上。”刘邦听后大笑不已。

那夜之后,薄姬怀孕了。十个月后,她生下儿子刘恒。然而,刘邦似乎很快就将她忘记了。薄姬并未因此抱怨,反而更加谨慎行事,生怕得罪其他妃嫔和宫女。她养成了凡事忍让的性格,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八年。

刘邦平定陈豨叛乱后,心情大好,封八岁的刘恒为代王。然而,第二年刘邦便驾崩了。汉惠帝刘盈继位,但性格柔弱,政权落入吕太后手中。吕太后开始报复那些曾得刘邦宠爱的妃嫔和皇子,戚夫人和赵王刘如意均遭毒手。而薄姬因未受宠爱且主动请求跟儿子去代国生活而得以幸免。

代国地处山西北部,毗邻匈奴,并不富裕。但薄姬和刘恒远离朝堂纷争,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生活。他们一起研读《道德经》,修身养性。转眼间,刘恒已长成23岁的青年才俊。若无意外,他们将继续在代国安度余生。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开玩笑。吕后去世后,陈平、周勃等忠臣联手诛灭吕氏势力,否定了吕后立的小皇帝刘弘。经过一番讨论,大臣们决定选择宽厚仁慈、名声较好的刘恒为帝。他们认为薄姬出身不高、薄氏家族也不会构成威胁。于是,公元前180年,刘恒正式即位为汉文帝。

然而,文帝即位不久便忘却了母亲的教诲。周勃因拥立有功而骄横跋扈,激怒了大臣们。文帝听信谗言,怀疑周勃谋反,下令将其抓捕。薄姬得知后勃然大怒:“若真想谋反,早该动手了!如今身居小县,岂会动此心思?”文帝听后无言以对,查清事情真相后释放了周勃并恢复了他的爵位和封邑。

汉文帝在位期间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这离不开薄姬的悉心教导。文帝去世后,其子汉景帝刘启继位,尊薄姬为太皇太后。薄姬深知权力之重,但她始终未垂帘听政,而是将权力交给正确的人。

回顾薄姬的一生,她出身贫寒却从未怨天尤人,而是根据环境变化不断调整自己。在权力面前,她始终保持清醒与克制,这份智慧让她在权力漩涡中全身而退。从她身上我们学到:真正的智慧不在于一味出风头,而在于知道何时该隐忍、何时该绽放。

0 阅读:34

猜你喜欢

旧梦谈史

旧梦谈史

遇到每一个值得被记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