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羊肉比猪肉流行,为了吃羊肉把马政都给废了改为养羊。像真宗那会宫廷每年要消耗“羊肉四十三万四千四百六十三斤四两,常支羊羔儿八百口”。1只羊按照出肉30斤来算,每年得需要1.4万只羊。这还不算百官的俸禄,羊也会当工资发福利,被称为“食料羊”,按照等级每人每月从2只到20只不等。(至于宫廷消耗这么多,其中一部分是御厨中饱私囊,把羊肉往民间卖) 像苏轼就不咋爱吃猪肉,是因为出生在大家族,父亲苏洵任秘书省校书郎,祖父苏序可是曾经一口气拿出三四千石也就是三四十万斤粮食来救荒。所以打小就是吃羊肉长大,这也是士大夫的主流饮食。苏轼被贬之后只能吃猪肉,所以才会说“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有意思的是,因为北宋商业发达羊肉供不应求,羊肉价格贵猪肉便宜,汴京还出现了羊肉造假。杨亿在杨文公谈苑里就记载有人就用瘦猪肉泡羊尿,染上膻味后冒充羊肉。 PS:到了明朝猪肉才彻底代替羊肉成为主流,因为在人口爆炸后,养猪比养羊划算。养羊还得需要草地,养猪直接圈一块地就行,而且猪也不挑食。朱元璋就很喜欢吃猪肉,早膳为炒羊肉、煎烂拖齑鹅、猪肉炒黄菜等
756年,唐玄宗逃亡到马嵬驿,因为一点小事对太子李亨破口大骂:“你就是一个废物!
【2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