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一期入学时,年长的曾扩情已经30岁了,最年轻的刘咏尧才16岁。刘咏尧一生遂顺

江樵品史 2025-07-24 15:29:00

黄埔一期入学时,年长的曾扩情已经30岁了,最年轻的刘咏尧才16岁。刘咏尧一生遂顺,比起其他同学而言,福泽深厚太多了。

1907年出生在湖南醴陵的刘咏尧,十五岁时便成为黄埔军校第一期最年轻的学员。

这位将军后来人生轨迹横跨国共两党,亲历近代中国诸多重大事件,而他与孙女刘若英的亲情故事,更在历史洪流中泛着温润的光泽。

1924年初春,陆军讲武堂学生刘咏尧听闻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赶去报名却因年龄不足被拒。

经同乡程潜将军亲自说项,孙中山特批这个面容稚嫩的少年入校。

入学报到那天,身高不足一米六的刘咏尧排在队列末尾,三十岁的曾扩情拍着他肩膀说:“小老弟,训练跟不上就说话!”

少年抿紧嘴唇没应声,当夜就独自到操场加练体能。

广州档案馆保存的学员名册显示,第六队157名学员中,陈赓、宋希濂等人后来都成了风云人物。

次年东征讨伐陈炯明,担任敢死队长的刘咏尧带队冲锋时肩胛中弹,军医在战壕里用烧红的匕首给他取弹头。

未及痊愈他又参加第二次东征,棉湖战役中子弹嵌进额骨。

这枚伴随余生的金属片,让阴雨天总变成他的受难日。

因作战英勇,未满十八岁的他被选派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

赴苏轮船途经台湾海峡时,他特意换上崭新的黄埔军装,站在甲板上向南眺望。

在莫斯科伏龙芝军事学院宿舍里,刘咏尧与不同政见的中国青年纵论国事。

与邓小平切磋象棋,同张闻天争论救国之策,还替陈赓给苏联女同学递过情书。

1927年归国完婚后,却被卷入复杂的政治漩涡。

在南京担任军政要职期间,他悄悄放走过三名被通缉的共产党员,被戴笠叫去问话时装咳嗽蒙混过关。

淞沪会战期间,他指挥的重炮团在闸北牵制日军主力三天,南京军事博物馆至今陈列着当时的作战地图。

1949年赴台前夕,次子刘纬武拒不同行。

基隆码头上,海军上校刘纬文拉着父亲的手说:“弟弟执意留在湖南老家,就让他等着新天地吧。”

邮轮汽笛长鸣时,五十八岁的将军望着大陆方向红了眼眶。

在台北南昌街寓所里,他把醴陵老宅的照片压在玻璃板下,常对三岁的孙女念叨:“爷爷的书房窗外有株大桂花树...”

1969年仲夏,长子刘维文抱着刚出生的女儿求父亲取名。

将军捧着《昭明文选》沉吟良久,指着“若英”二字说:“‘嗣若英于西冥’最合意境。”

从此粉雕玉琢的小女婴占据了将军书房,调皮的刘若英总扯他胸前的勋表玩。

有次偷戴将军帽摔进花盆,祖父却抱着沾满泥巴的孙女哼唱黄埔军歌,走调的音符惊飞了窗外麻雀。

台北荣民总医院的护理记录显示,老人晚年每周都要听孙女录制的新歌样带。

1998年病危之际,家人围在床边放《绿岛小夜曲》。

昏迷两日的将军突然抬手轻点节奏,在刘若艺清澈的歌声里停止了呼吸。

遗物中有页泛黄信纸,写着醴陵老宅的经纬度,并附诗半阙:“楚水迢迢隔海望,最是明月照故乡。”

这个毕生未能归乡的游子,骨灰盒上覆盖着孙女从长沙岳麓山采来的红枫叶。

0 阅读:32

猜你喜欢

江樵品史

江樵品史

往古者,所以知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