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风败俗”?2023年,陕西一女子婆婆去世后,公公始终闷闷不乐,于是她和老公想了一个办法,让自己的妈妈和公公黄昏恋成家,双方都有个照应。 在陕西一个普通农村家庭里,婆婆突然离世,让公公整天没精打采,媳妇和儿子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们想了个主意,把媳妇的母亲介绍给公公,两人年纪差不多,都寡居多年,能互相照顾过日子。这事一出,村里人议论纷纷,有人说这是不守规矩,可也有人觉得挺实际。到底是传统道德的束缚,还是老人晚年求安稳的无奈选择? 这个故事发生在2023年陕西农村,那年年初,一位媳妇的婆婆因为长期生病走了,留下公公一个人在家守着空荡荡的屋子。公公年纪大了,本来就靠老伴儿相依为命,现在没了人说话,日子过得没滋没味。媳妇和儿子都是普通打工的,平时回村少,看见公公这样,心里不是滋味。媳妇自家母亲呢,早几年丈夫也去世了,她一个人拉扯女儿长大,现在也孤单单的,冬天夏天都自己对付。夫妻俩合计着,农村老人养老是个大问题,国家现在提倡家庭互助,社区养老,可在乡下,年轻人出去挣钱,老人就剩孤零零的。 干脆把母亲接过来住,先说帮忙带孩子做饭啥的,实际是想让两位老人有个伴儿。母亲同意了,搬过来后,四口人住一起,日子先稳当下来。两位老人岁数相近,脾气也温和,慢慢处着,媳妇观察到他们聊天投机,就动了撮合的心思。丈夫也赞成,说这能解决双方孤独,还符合我们中国家庭和睦的传统。起初老人不同意,觉得脸上过不去,怕别人戳脊梁骨。夫妻俩劝了好几回,强调人老了最需要的是实打实的照顾,不是空谈什么规矩。亲戚知道后,有人反对,说这有伤风化,不像话,可媳妇顶回去,说自家事自家管,别人别瞎掺和。2023年10月18日,他们办了个简单婚礼,就在家院子摆几桌菜,亲友来了一些,没来的也没勉强。 婚后,公公和母亲一起过日子,互相照应,生活安定多了。媳妇和儿子放心不少,偶尔回家看望,带点营养品啥的。村里起初有闲话,有人摇头叹气,说时代变了,可时间长了,大家看两位老人精神头好,也就接受了。这事反映出农村养老的现实难题,现在国家政策好,鼓励子女尽孝,社区建养老点,可在基层,家庭内部互助还是关键。像这种黄昏恋,虽然传统观念里听着别扭,但它解决了老人孤独的问题,让家庭更和谐。 子女忙工作,老人需要情感支撑,这种安排其实挺接地气的,不搞形式主义,就图个实际。社会上类似案例不多,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道德不是死板的,得结合实际情况。老人晚年有伴儿,子女少操心,家庭稳了,社会也稳。国家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庭和睦就是其中之一,这种事虽争议大,但本质是正能量的。 2024年,这家人日子过得平顺,老人身体好转,参与村里活动,媳妇他们也多回家。村委注意到这事,当成参考,讨论怎么帮其他老人解决类似问题。
“伤风败俗”?2023年,陕西一女子婆婆去世后,公公始终闷闷不乐,于是她和老公想
蕊蕊聊过去
2025-07-24 14:43:3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