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号,克里姆林宫的发言人佩斯科夫对外表示,普京将确认参加9·3阅兵活动。

土豆脑袋 2025-07-23 11:48:10

7月21号,克里姆林宫的发言人佩斯科夫对外表示,普京将确认参加9·3阅兵活动。

而且他也意味深长地提到,如果特朗普也愿意到场,那美俄在北京碰面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这算是俄罗斯方面第一次正面回应这个问题,是不是意味着特朗普和普京在北京见面真的有希望了呢?

2025年7月21日,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在发布会上明确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会出席北京9月3日的庆典,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更让人意外的是,他提到如果美国总统特朗普也选择参加,那么普京和特朗普在北京碰面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这是俄罗斯首次正面回应有关美俄领导人可能会面的猜测,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此前,英国《泰晤士报》和日本共同社等媒体曾传出消息说特朗普可能会访华,参加庆典并和普京一起出现,但克里姆林宫一直保持沉默。

现在,佩斯科夫的发言无疑让这个说法更有说服力了。

特朗普从2025年1月重新上任后,已经和普京有过六次电话交流,但始终没有面对面接触。

北京的庆典似乎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既能避开双边会谈的敏感性,又能借助中国的影响力促成对话。

不过,佩斯科夫的说法并没有明确承诺,语气中带着一丝谨慎,说明俄罗斯还在观察美国的态度。

特朗普上台后,调整了美国对俄的,试图通过谈判缓解俄乌局势的紧张。

2025年2月,他在白宫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面,结果却以激烈争吵结束,还公开批评乌克兰,并暂停了对乌的军事援助。

这一举动引发了欧洲盟友的不满,但也让普京看到了直接和美国对话的机会。

3月,特朗普和普京通电话,讨论乌克兰停火和贸易问题,普京同意暂时停止对乌克兰能源设施的攻击,但拒绝全面停火。

双方在联合国投票时一致反对谴责俄罗斯的决议,显示出一定的默契。

不过,俄乌冲突的复杂性让真正的和平遥不可及。

7月14日,特朗普宣布给俄罗斯50天的宽限期,要求在9月3日前达成停火协议,否则将对俄加征100%关税。

这个时间点和北京阅兵高度重合,让外界猜测他是否想把北京当作谈判的舞台。

佩斯科夫的表态正好在这个关键时刻出现,显然不是偶然,而是对特朗普施压的一种回应。

北京9·3阅兵的背景为这次潜在的会面增添了特殊意义。

80年前,日本签署投降书,标志着二战结束,奠定了战后国际秩序。

如今,中俄两国通过阅兵强调维护二战成果,反对历史修正主义。

普京将在8月31日抵达中国,停留四天,参加上合组织峰会以及双边会谈,显示出中俄合作的深度。

如果特朗普能来,不仅能和普京谈乌克兰问题,还能探讨其他议题。

6月时,特朗普曾表示希望通过大国协调来管理全球事务,暗示美中俄三方合作的可能性。

中国外交部对此没有明确表态,只是表示欢迎对话,但不会坐等。

美国国内的政治环境也让特朗普的决定变得不确定。

一些反华派议员如卢比奥反对特朗普访华,认为这会削弱美国对华的遏制。

而财长贝森特等温和派则主张通过对话解决贸易问题。

特朗普的社交媒体上也透露出他对访华持积极态度,但最终决定还没公布。

俄罗斯的立场同样复杂。

普京面临西方制裁的压力,经济上依赖中国市场,尤其是在能源出口和电子元件供应方面。

北京的会面给了俄罗斯展示国际影响力的契机,也能试探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底线。

不过,普京在谈判中坚持保留对乌克兰占领区的控制,并希望放宽制裁,这和特朗普的停火要求存在明显分歧。

克里姆林宫的谨慎表态,也反映出普京不愿过早暴露自己的底牌。

相比之下,中国的角色更为中立。

作为东道主,中国希望通过阅兵和可能的峰会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同时避免卷入美俄之间的矛盾。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7月21日对特朗普访华的传闻没有明确回应,只强调中国会用实力推动合作。

这种模糊的态度,为各方留下了操作空间,也让北京会面的可能性进一步升温。

0 阅读:1
土豆脑袋

土豆脑袋

土豆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