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帝三位后妃中,有一位长得眼凸脖子粗,身体也肥胖臃肿,日常最爱吃的一道菜就是酱

小博大史 2025-07-23 09:36:51

光绪帝三位后妃中,有一位长得眼凸脖子粗,身体也肥胖臃肿,日常最爱吃的一道菜就是酱肘子。就是这么一个不受宠的妃子,晚年却成了大姐大,把控着小皇帝溥仪的生活。

这位妃子就是瑾妃,他塔喇氏,出生在1873年北京白庙胡同的一个满洲镶红旗官员家庭。父亲长叙是礼部侍郎,祖父裕泰做过闽浙总督,家族不算顶级权贵,但也算有头有脸。她在家排行第四,还有个弟弟志锡和妹妹珍妃。家里注重传统教育,她从小学书法绘画,接触些文化知识,但没接受新式教育。外貌上,她眼睛略突出,脖子粗,身材圆润,可能和甲状腺问题有关,不像妹妹珍妃那样清秀可爱。1886年13岁时第一次参加选秀,站队等审查,没被选中。 次年又参加,同样落空。1888年光绪大婚,她和妹妹一起入选,那年她15岁,妹妹13岁。1889年正月正式入宫,封瑾嫔,住东六宫永和宫。宫里生活单调,她没得到光绪宠爱,皇帝偏向活泼的妹妹。她专注个人爱好,画画丹青,收藏钟表盆景,还爱听戏,但慈禧管着这些事,不能随便请戏班子。饮食上,她钟情天福号酱肘子,常派太监买来当早餐,吃得油腻,体重控制不住,宫人叫她胖娘娘,又因出生中秋,绰号月饼。这些习惯让她在宫中低调度日,不卷入争宠。这段经历说明,瑾妃入宫前就没优势,靠家族和妹妹才勉强进门,宫中日子更显平凡。

话说回来,瑾妃的宫廷生涯起伏大。1894年慈禧过六十大寿,她升瑾妃,但同年十月因妹妹珍妃干预政事,得罪慈禧,她也连坐降为贵人。慈禧下令严管,不准私递物品,皇后加强监督。她没像妹妹被软禁,行动还算自由,但这事让她更谨慎。1895年慈禧再选秀女,光绪没要新人,她们姐妹恢复妃位。从那后,她彻底低调,不掺和宫斗。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带人出逃,她在随行名单里。逃前,慈禧命人把珍妃推井溺死,年仅24岁。 这打击大,她从此更顺从,每月扣支出孝敬慈禧,买绸缎珍玩讨好。逃到西安,她继续这套,花钱买平安。回京后,光绪三十四年慈禧和光绪相继去世,三岁溥仪登基,她尊为瑾贵妃,隆裕皇后成太后。她开始管宫务,监督溥仪教育膳食,逐步掌控他的生活。溥仪年幼,她安排一切,宫人向她汇报。这转变源于她熬过前人,地位自然升。你看,她从不受宠到掌权,靠的就是忍耐和时机。 隆裕太后1913年去世后,瑾妃升端康皇贵太妃,成宫中最高女性,负责内务。她管溥仪严格,溥仪渐大,常顶撞,她召他训话,坚持权威。1921年溥仪生母瓜尔佳氏进宫,她指责教子不严,瓜尔佳氏回去吞鸦片自杀。这事后,她管教稍松,但仍把控大局。

1922年溥仪婚事,她推郭布罗婉容为皇后,婉容受西方教育,出身好,她比对家谱,说服溥仪,文绣只封妃。尽管溥仪最初倾向文绣,她主导决定。晚年她在永和宫自在,继续吃酱肘子,小厨房常做肉菜。她爱好书画,收藏翡翠白菜等,永和宫摆满瓶盘。五十寿辰,溥仪请戏班子唱八角鼓杂耍,臣子献布料。她思想开通,支持清廷一些事,但没深卷复辟。 1924年中秋回娘家省亲后,得胀症,九月病逝,享年51岁。棺椁暂放广化寺,同年冯玉祥赶溥仪出宫,她的棺材移出。十二月运清西陵,葬崇陵妃园,最后一位葬那里的皇妃。妹妹珍妃1913年迁葬同一园。这结局显示,她低调一生,却活得长,掌控到最后。 再深挖,瑾妃的人生轨迹反映清末宫廷的残酷现实。她外貌不佳,没宠爱,就专注吃喝收藏,避免麻烦。妹妹珍妃聪明活泼,却早死,她反倒活下来。慈禧时代,她花钱讨好,买得平安。慈禧死后,她地位升,管溥仪时虽有冲突,但没失势。溥仪回忆,她有时苛刻,但也护着小朝廷。她的爱好接地气,酱肘子这道菜,普通人爱吃,她在宫中也坚持,显示人性一面。宫人给她绰号胖娘娘月饼,带点亲切,不像其他妃子那么高冷。晚年她回中老胡同娘家,过中秋,吃家常饭,这细节说明她没完全脱离民间。去世时,清廷已亡,她葬礼简单,但家族还帮改造墓室。相比珍妃惨死,她是幸存者。

0 阅读:70

评论列表

sywsun

sywsun

3
2025-07-23 11:12

守着活寡当吉祥物被人供着有什么意义?

猜你喜欢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