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7月,邓颖超因病离世,谁知,邓颖超留下的最后一句话竟是“李鹏”二字,这

浅笑对风吟 2025-07-22 19:29:02

1992年7月,邓颖超因病离世,谁知,邓颖超留下的最后一句话竟是“李鹏”二字,这背后的故事让人动容.. 邓颖超出生在1904年,那时候中国还乱糟糟的,她早年丧父,跟着母亲颠沛流离到天津求生计。从小就聪明,上了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接触到进步思想。五四运动爆发,她带头参与天津学生爱国活动,组织联合会,宣传妇女权利,还和周恩来、马骏他们一起创办觉悟社,讨论国家大事,散发传单。1920年,她去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书,继续搞革命宣传。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转为共产党员,当天津地委妇女部长,办识字班,演讲推动妇女解放。 1925年和周恩来在广州结婚,两人一起干地下工作,她还当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1927年后在上海做中共中央妇女部秘书,联络女工组织罢工,躲避敌人追捕。1932年进江西苏区,当中共中央局秘书,处理文件参与决策。长征时带病跟队,扛文件箱过草地,到陕北继续机要工作。抗日时期在武汉重庆搞统战,办保育院照顾儿童,当中共中央南方局妇女委员会主持,制定妇女参战纲领。解放战争中推动和平民主,在重庆南京上海指导妇女土改生产。新中国后,任全国妇联副主席、中央妇委书记,推动妇女权益立法,视察工厂乡村检查落实。 1978年当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3年第六届全国政协主席,直到1992年去世。她一辈子没孩子,却把无数烈士后代当自家照顾。李鹏就是其中一个,他1928年生在上海,父亲李硕勋是中共早期革命者,1931年牺牲,那时李鹏才3岁,母亲赵君陶带着他逃亡。1938年,周恩来夫妇按组织安排,把李鹏母子接到重庆八路军办事处,李鹏在那接受教育,喊周恩来周伯伯,邓颖超邓妈妈。周恩来教他政治,邓颖超管生活。1948年李鹏去苏联学水力发电,1954年回国从哈尔滨电机厂技术员干起,逐步升到电力工业部副部长,1983年国务院副总理,1987到1998年总理,管基础设施。周恩来夫妇对李鹏的影响大,邓颖超教他注重民生,保持冷静,这在他工作中体现。 说起邓颖超和李鹏的渊源,得从1938年说起。那年冬天,重庆八路军办事处,李鹏10岁时脚生疮,邓颖超亲自帮他清洗换药,从有限物资挤布料给他缝衣服。办事处条件差,她还教他识字讲道理。周恩来忙工作,但抽时间和他谈心,鼓励坚强。1940年李鹏去延安,邓颖超写信叮嘱健康。解放战争时,李鹏在华北求学,她信件指导加入青年组织。新中国后,李鹏在电力部门,她去单位视察,询问工作,提醒联系群众。1980年代李鹏高层,她不时召见,讨论国家事,强调责任。 1992年7月,北京医院,邓颖超88岁住院多日,病情恶化。7月10日晚,李鹏夫妇来探望,秘书赵炜在耳边报告,她用尽气力说出“李鹏”二字,这是她最后言语。次日清晨,她在北京医院去世。这情谊不光个人,还体现共产党人互助精神。周恩来夫妇无子女,却抚养多名烈士子女,李鹏是典型,他们用行动践行同志扶持。邓颖超的照顾从日常到职业指导,影响李鹏一生。他在回忆录否认是正式养子,说周总理邓妈妈关心的烈士子女不止他一个,大家都喊他们伯伯妈妈。这段故事真实反映革命年代长辈对后代的关怀,不是血缘胜似血缘。 李鹏的成长离不开邓颖超的指引。他小时候父亲牺牲,母亲忙革命,生活艰辛。周恩来夫妇接纳他后,他视他们如父母。邓颖超不只照顾生活,还注重思想教育,教他坚韧心系人民。这品质在他电力事业中显露,从基层技术员到部长,他推动电网建设,解决电力短缺。 1980年代任副总理时,兼三峡工程筹备组长,组织专家论证,推动1992年全国人大通过议案。邓颖超晚年支持妇女权益,他也延续这精神,在公开场合赞她是中国妇女运动灯塔,支持相关政策。邓颖超去世后,李鹏参与丧事,按遗愿骨灰撒海,避免铺张。他没沉浸悲伤,把精神融入工作,继续领导三峡工程,视察工地协调移民安置,确保防洪发电航运目标。工程争议多,但他初心是为民生,和邓颖超追求一致。退休后,他著书回忆,包括与周恩来夫妇交往,出版《众志绘宏图——李鹏三峡日记》,记录决策过程。 2019年7月22日,李鹏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中共中央讣告评价他为党和国家贡献。他的子女从事科技教育,继承家风。这故事告诉我们,革命情谊超越血缘,邓颖超最后呼唤李鹏,是对这份传承的寄托。

0 阅读:89

猜你喜欢

浅笑对风吟

浅笑对风吟

关注我,一起看一看人间万千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