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终于想到一块了,俄乌战争爆发至今已超过三年,炮声从顿巴斯一直延烧到黑海沿岸。

探秘历史阿 2025-07-22 16:45:49

俄乌终于想到一块了,俄乌战争爆发至今已超过三年,炮声从顿巴斯一直延烧到黑海沿岸。但最近,一幕罕见的信号突然出现:乌克兰国家安全和国防委员会秘书乌梅罗夫已经向莫斯科递出新建议,泽连斯基明确表示,乌方为一场“漫长会议”做好了准备。而莫斯科的回应也格外迅速,克宫罕见地表达“乐观期待”。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试探,而更像是一次双方都不约而同释放出的转折信号。泽连斯基话说得很直:需要给谈判增添动力。俄方也透出底线:准备重启谈判流程。问题是,为何在这个节点上,双方突然有了“谈”的空间? 乌克兰确实到了止损的阶段。这场战争让乌克兰丧失大片土地,千万人流离失所,经济濒临崩溃,民众的战争疲劳已经远超临界点。即便美欧还在源源不断地输血,可泽连斯基比谁都清楚,靠援助是打不出胜利的。而如果一直不谈、不退,反倒可能在国际形象上站不住脚,落入“主动拖延和平”的被动局面。 而俄罗斯方面同样有账要算。战争持续至今,既未摧毁乌克兰政权,也未完全控制东部战线,反而陷入消耗战泥潭。国内外经济承压,西方制裁虽未压垮俄国经济根基,但外部通道确实收缩。关键是,莫斯科很清楚,现在即便多打一年,战线格局也很难发生质变。与其继续“温水炖青蛙”,不如趁对方释放信号顺势而下。 更微妙的是外部环境。美国大选临近,拜登对乌政策承压,特朗普放出“50天解决战争”的口风,说明西方对乌的支持正从“无限供给”滑向“有条件援助”。对于乌克兰来说,这是必须读懂的气氛变化;对于俄罗斯而言,这同样是调整节奏的好机会。 但所有这些利好,仍难掩现实里的核心难题:互信仍几乎为零。俄乌之间并不缺谈判经验,真正缺的是都愿意承担政治代价的那一方。当年伊斯坦布尔谈判几乎谈成,最后也因一通电话作废。这一次,信号虽强,但悬念依旧。 俄乌战争终将收场,但真正让它结束的,永远不是一纸协定,而是双方都被现实逼到了转弯的十字路口。 对此你怎么看?

0 阅读:7

猜你喜欢

探秘历史阿

探秘历史阿

看历史,知兴替;知历史,以明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