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了!2024年,云南一96岁退休教师去世,学校翻找资料才发现:这个老教师居然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7-21 20:43:00

泪目了!2024年,云南一96岁退休教师去世,学校翻找资料才发现:这个老教师居然获得过3次特等功,还活捉了国民党陆军副司令汤尧!家属:他从未提起过。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24年夏天,昆明市第九中学的一间档案室里,工作人员翻开了一份尘封已久的档案袋,泛黄的纸页上,赫然记载着令人震惊的功勋:三次特等功、一级战斗英雄、两次大功、两次三等功,这些光荣的战功,竟属于刚刚离世的郝珍富老师。   在同事们的印象中,郝老师就是个普普通通的老教师,为人低调,说话不多,从不炫耀过往,直到他96岁安详离世后,人们才惊讶地发现,这位一生低调的老人,曾是战火年代的传奇英雄。   郝珍富的故事要从山西长治说起,4岁丧母,6岁失父,年幼的他被迫给地主家当长工,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住在牲口棚里,扛着比自己还高的锄头干活,饱受饥寒之苦,亲眼目睹日寇的暴行,看着家乡大地尸横遍野,这些惨痛的记忆深深刻在了他的心里。   1946年,18岁的郝珍富毅然参军,在新兵连里,他格外刻苦,练习投弹要比别人扔得更远,训练拼刺总要多练几遍,他的拼命劲很快被连长看中,三个月就升为通信员,第二年,他在战壕里宣誓入党,从此把生命献给了革命事业。   淮海战役中,郝珍富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在一次激烈战斗中,他身中五枪仍坚守阵地,直到战斗结束才昏迷过去,他的左耳被弹片削去一块,左肩膀更是永远镶嵌着一块取不出的弹片,成为他此生难忘的勋章。   在伏牛山战役中,炮火密集得像下雨,郝珍富带领战士们冲锋陷阵,即使身上被弹片划出好几处伤口,他仍然咬牙坚持,靠着这股拼命的劲头,成功突破了敌军防线。   最令人震撼的战绩,是在1950年的元江之战,当时担任排长的郝珍富,带领十几名战士智取国民党陆军副司令汤尧,这一战不仅为他再添特等功,更是为解放战争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这些赫赫战功,足以让任何人引以为傲,但郝珍富选择了沉默,把这些荣耀深深地藏在心底,在他看来,那些战功章不是他一个人的,而是无数战友用生命换来的,活下来的人,没有资格去炫耀。   1978年,战火已远,郝珍富脱下了军装,明明可以凭借赫赫战功谋求更好的发展,但他却主动选择转业到昆明九中当一名普通教师,从此,他用教鞭代替了枪杆,开启了截然不同的人生篇章。   刚到学校时,条件异常艰苦,他带着全家五口人住在偏僻的破旧校舍里,房间漏风漏雨也毫无怨言,有老战友心疼他,想帮他调个好单位,却被他婉言谢绝,在他心里,和战争年代相比,这点苦根本不算什么。   郝珍富把当年在战场上的那股认真劲儿全用在了教育工作上,他一丝不苟地批改作业,细心辅导每一个学生,管理后勤时更是亲力亲为,学校房顶漏雨,他就自己扛梯子上房修补;冬天供暖不足,他就把自家的备用棉被送到学生宿舍。   退休后的郝珍富并没闲着,每当遇到自然灾害,他总是第一个捐款,1997年的特大洪水,他捐出三个月退休金;汶川地震时,他更是把积攒多年的定期存款全都捐了出去。   最让人敬佩的是他的淡泊名利,学校想给他分配更好的住房,他却坚持让给更需要的同事,即使年事已高,楼里要装电梯,他也第一个反对,说自己还能走楼梯,不能浪费公家的钱。   在家人眼中,他节俭得近乎"抠门",穿着永远朴素,从不赶时髦,但一听说哪个学生家庭困难,他总是慷慨解囊,这种看似矛盾的行为,正是他对物质和名利超然态度的真实写照。   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躺在病床上的郝珍富仍在念叨着想为国家多做贡献,2024年6月,这位功勋卓著的老英雄,在昆明悄然离世,追悼会上,当他的事迹被公开,所有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一生低调的老教师,曾经为国家立下如此不朽的功勋。   郝珍富的一生,是从枪林弹雨走向三尺讲台的传奇,更是一个共产党员初心不改的典范,他深知和平年代来之不易,更懂得功成不必在我的真谛,那些绽放在战场上的荣光,被他默默珍藏,化作了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奉献。   在他的字典里,没有显摆和邀功,有的只是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对后辈的谆谆教导,他用平凡的日子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用朴实的行动诠释了何为真正的英雄本色。   郝珍富走了,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后人铭记,那些泛黄的功勋证书和褪色的奖章,见证着一个时代的峥嵘,也诉说着一位老兵"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这,或许就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信息来源:人民网|直到逝世,人们才知道他是三次特等功、2次大功的一级战斗英雄!      

0 阅读:79
一桐评这个去

一桐评这个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