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东大,不愧是东大。连战略都玩得这么优雅。迟迟没有十足底气开工建设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终于于19号上午在西藏林芝举行了开工仪式! 信源:环球时报——重磅!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 关于雅鲁藏布江的开发,外界的猜测总离不开“水源武器”这个词。这条发源于世界屋脊的大河,每年有上千亿立方米的水流出国境,滋养着广袤的南亚次大陆。也正因此,任何上游的动作,都容易被解读为心怀叵测。而当中游某个邻国真的做出对下游停水的举动时,似乎更印证了这种猜想,也让一些人觉得,中国是不是也该“放开手脚”了? 然而,这种将水利工程等同于“水源武器”的论调,其实相当脆弱,甚至经不起最基本的事实推敲。 从流量看,雅鲁藏布江在中国境内出境时年径流量约1600亿立方米,到印度的布拉马普特拉河后,汇入孟加拉湾时暴涨至 6180 亿立方米,中国上游水量不足总量三成。该河在印度境内有迪邦河、鲁希特河等至少六条大支流汇入,贡献超干流本身。因此,靠上游不到三成的水量主导下游水旱灾害,分量显然不够。 同时从工程学看,水电站制造洪水真是损人不利己。先不说洪水需巨大瞬时洪峰,有下游印度的多座水电站层层设防,上游的常规放水必然会被逐级消解,形不成洪峰。若要蓄积冲垮下游所有堤坝的洪峰,首先垮掉的会是上游自己的梯级水电站。雅鲁藏布江下游是耗资上万亿的五座梯级大坝,谁会自毁长城去攻击下游非核心的边缘地带?这在逻辑上根本说不通。 那么,如果不是为了当武器,这项世纪工程的真正目标是什么?真正让一些人感到不安的,并非虚无缥缈的洪水,而是一个可能彻底改变中国西部发展格局的宏大战略:为西藏和新疆迟迟未能实现的工业化,提供一个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这才是这项工程背后,关乎国运的百年大计。 新疆和西藏的发展,长期受困于一个核心难题——缺水。水和电一样,是工业化的基础能源,而且产业越高端,耗水越惊人。而“南水北调”一直是中国的国家战略,过去的工程主要围绕如何解决中东部地区的缺水问题,是海拔落差不大。而我国的西部则完全不同,高耸的青藏高原和天山山脉,让跨区域调水成了一个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 而此时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的出现,无疑是让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了。它真正的雄心,在于“西水东送,北上新疆”。 其实这个构想的核心分为两步。首先要用电把水抽上去,工程计划从雅鲁藏布江支流海拔较高处取水,利用水电站自身发的廉价电力,驱动庞大的抽水系统,将水抬升两千多米,抽到海拔四千多米的青海曲麻莱县附近——这里临近长江与黄河的源头分水岭。粗略计算,提升一吨水两千米约耗电十度,而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站的发电能力,完全可以支撑每年上百亿立方米的水量调配。这些抽水系统还能利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波谷时段工作,起到稳定电网的作用,一举两得。 之后就是让水自己流下去。水一旦被抽到青藏高原的“屋脊”之上,后续就简单多了。规划的路线,是让这些水利用地势,顺着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相对平缓的斜坡,通过隧道和明渠,自流注入黄河上游的支流。 水进入黄河水系,就等于汇入了国家正在建设的跨流域调水大网络。像甘肃与宁夏交界的黑山峡水利枢纽,就是一个关键的“调节阀”。它能将上游来水,包括未来可能调来的雅江、怒江、澜沧江之水进行统一储存和调配,再通过河西走廊的水渠网络,一路向西,送往新疆的塔里木盆地乃至罗布泊方向。 这样一来,雅鲁藏布江充沛的水资源,能够借助自身产生的电力翻越高原,再顺着地势融入黄河,最终将为干渴的西部带去工业化的命脉。这幅宏大蓝图,远比“水源武器”的想象,更能揭示这项工程背后的真实雄心。最重要的是,它的存在不是为了威胁谁,而是为了解决自身的发展难题,是一次着眼于未来的资源战略创新。
雅鲁藏布江,真是一条黄金水道😡😡从源头的冰川开始,到西藏墨脱县的
【3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