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48年,大学士马齐在朝堂上和康熙顶了几句嘴,惹得康熙大怒,冲下大殿,把马齐给

帝王八卦 2025-07-21 17:22:42

康熙48年,大学士马齐在朝堂上和康熙顶了几句嘴,惹得康熙大怒,冲下大殿,把马齐给殴了一顿。康熙、马齐都已五十多岁,为何要闹这么一出呢? 马齐出身于镶黄旗富察氏,这一家族在清代堪称顶级勋贵。其祖父哈什屯曾任内大臣,父亲米思翰更是康熙朝前期的股肱之臣,官至户部尚书,在平定三藩之乱中主持粮饷调度,因功被康熙称为 “贤臣”。 米思翰去世时,马齐年仅19岁,凭借父荫入仕,开启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官场生涯。 马齐的仕途起点并不显赫,最初以荫生身份授工部员外郎。但他凭借过人的才干,很快崭露头角。 康熙二十四年,马齐奉命前往安徽审理按察使张仲举贪腐案,他历时三月查清案情,将涉案的12名官员尽数弹劾,其刚正不阿的作风给康熙帝留下深刻印象。 此案过后,马齐升任山西巡抚,成为一方封疆大吏。 康熙二十七年,康熙帝南巡时路过山西,对身边近臣感叹:“马齐居官,实为天下巡抚之楷模。” 随即,康熙提拔其为左都御史。担任左都御史期间,马齐的表现更为亮眼。他弹劾了包括顺天府尹、漕运总督在内的多名高官,甚至敢纠察康熙的舅舅佟国纲。 当时佟国纲在与沙俄谈判时私自接受贿赂,马齐查实后直接上奏,康熙虽念及亲情未严惩佟国纲,却对马齐愈发信任,称其 “有古大臣之风”。 康熙三十一年,马齐转任兵部尚书,三年后又兼管户部,成为同时执掌两部的重臣。 康熙三十八年,马齐拜文华殿大学士,此时的他,与康熙的关系已超越普通君臣 康熙曾在热河行围时召马齐同帐议事,彻夜长谈;南巡时特意绕道马齐家乡,赏赐其家族良田千亩。这种恩宠,在大臣中极为罕见。 马齐能获此信任,源于他独特的政治智慧。他既不像索额图那样结党营私,也不像明珠那样圆滑世故,而是始终以 “公心” 处事。在处理噶礼与张伯行互参案时,噶礼是勋贵,张伯行是清官,大部分官员或偏袒噶礼,或畏惧权势,唯有马齐力主公正审理,最终查明噶礼贪腐属实,使其受到严惩。 康熙四十七年,皇太子胤礽被废,储位之争骤然升温。皇八子胤禩凭借贤名拉拢了大批朝臣,马齐的族弟马武是胤禩的支持者,这让马齐无形中卷入了“夺嫡”斗争。 康熙四十八年正月,康熙召集大臣议立新太子,马齐在会上直言:“胤禩贤明,可承大统。” 康熙帝此时对胤禩已有戒心,认为其 “结党营私,觊觎储位”,马齐的支持无疑触碰了他的底线。 更让康熙愤怒的是,马齐在奏对时言辞激烈,甚至反驳道:“陛下废太子,天下震动,若不立贤明之子,恐生祸乱。” 康熙当场怒斥:“尔竟敢要挟朕!” 马齐却坚持己见,称 “臣所言皆为社稷计,死而无憾”。 这场争执最终演变为肢体冲突。康熙盛怒之下冲下丹陛,揪住马齐的朝服挥拳便打,马齐虽年过半百,却始终挺直脊梁,既不反抗也不认罪。 在场的大学士李光地、张廷玉等上前劝谏,康熙才停手,随即下令将马齐革职下狱,其家族成员也被牵连,儿子富宁安被免去侍卫之职,弟弟马武遭降职。 这一事件的深层原因,是在立储问题上,康熙绝不允许大臣染指,而马齐的直言,在他看来既是对储位之争的干涉,也是对皇权的挑战。 更重要的是,马齐作为重臣,其态度可能影响其他官员的立场,康熙必须以雷霆手段震慑朝野,维护自己在立储问题上的绝对权威。 马齐入狱后,满朝哗然。大学士温达、尚书王鸿绪等纷纷上奏求情,称 “马齐虽有罪,然其功大于过”。 两个月后,康熙最终决定从轻发落,将马齐释放,革去大学士之职,保留伯爵爵位,命其 “居家思过”。 不过,康熙并未彻底放弃马齐。康熙五十一年,胤礽再次被废,储位之争愈发混乱,康熙急需一位有威望的大臣稳定朝局,于是重新起用马齐为武英殿大学士。 复职后的马齐吸取了教训,对储位问题保持沉默,专注于政务,先后主持编纂了《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等大型典籍,再次赢得康熙的信任。 雍正即位后,马齐继续受到重用。他因在雍正登基过程中的表现,被封为二等伯,兼任总理事务大臣。 雍正五年,马齐致仕,雍正亲赐御笔 “忠慎端方” 匾额,并特许其 “食全俸” 养老。 乾隆四年,马齐病逝,年87岁。乾隆追赠其为太傅,谥号 “文穆”,并命入祀贤良祠。 纵观马齐的一生,他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虽因储位之争遭遇挫折,却大体却能屹立不倒。这三个皇帝,完全是三个性格,但马齐却能全身而退,实属不易。#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参考资料:《清圣祖实录》《康熙起居注》

0 阅读:119

猜你喜欢

帝王八卦

帝王八卦

皇帝们的私生活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