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大陆没必要跟美国在台海死磕,更没必要为了台湾跟美国动武。解放军可以参考以前对付日本的做法,就像慢慢处理钓鱼岛问题那样,把这个“熬鹰”的策略用在台湾身上。拖个几年,美国可能就会偃旗息鼓了。具体的操作流程可以参考2月下旬解放军在台湾附近40海里的那次实弹演习,一看就明白了。 说到解放军在台海玩“熬鹰”这招,其实比打游戏刷副本还讲究策略。 就像当年在钓鱼岛,海警船跟日本海上玩“你追我赶”的游戏,从2012年日本搞“国有化”开始,中国海警船每年在钓鱼岛领海巡航超过300天,2023年更是创下352天的纪录,硬生生把日本巡逻船熬成了“望海石”。 比如2025年2月那次实弹演习,解放军直接把靶场搬到台湾岛40海里外,导弹落点离高雄港比台北政客的办公室离便利店还近。 不仅如此,解放军每次演习完还不忘“售后服务”:东部战区发言人隔天就发声明,说“本次演练检验了区域封控能力”,言下之意就是“下次我们能封得更死”。 还有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存在,简单来说就是“长途搬家公司”。驻日美军每年光军费就烧掉200多亿美元,相当于每天往太平洋里扔5000辆特斯拉Model3。 可就算这么烧钱,关岛的安德森空军基地还是被解放军的东风-26导弹划成了“高危区域”,美军参谋们私下里都管这叫“关岛快递服务区”。 而美国所谓的盟友“帮忙”大多是嘴上喊口号,菲律宾虽说同意美军用4个新基地,但明确表示“战时不能存放弹药”,这就好比给人递了把没子弹的枪——看着唬人,实则没用。 还有台湾内部现在的情况,就像台南夜市里的“大肠包小肠”——外表热闹,内里空虚。 赖清德当局去年搞“非红供应链”,想把台积电的芯片产能转移到美国,结果被美国商务部反手加征10%的关税,相当于每卖100亿美元芯片,得给华盛顿进贡10亿“保护费”。 言归正传,解放军的“熬鹰”策略,其实是把军事、经济、心理战打包成“三合一套餐”。 军事上,东部战区的歼-20机队已经能在台湾海峡上空“打卡签到”,每天至少有2架隐形战机在台岛东部空域巡航,逼得台空军的F-16V飞行员天天“开盲盒”——不知道雷达上的亮点是解放军战机还是气象干扰。 经济上,大陆每年从台湾进口的半导体设备占其出口总额的68%,真要搞“经济封锁”,台当局连给士兵发军饷的钱都得找美国借。 在心理战方面,大陆社交媒体上的“美食轰炸”比导弹更有杀伤力:山东舰航母编队绕台时,甲板上居然支起了火锅,水兵们吃着涮羊肉直播,气得台防务部门发言人直跺脚。 美国现在在台海的处境,像极了“黔驴技穷”的成语故事。五角大楼想搞“分布式作战”,把兵力分散到菲律宾、澳大利亚的小岛上,结果发现这些地方连淡水都得从美国本土运,更别提部署反导系统了。 搞笑的是,日本自卫队为了配合美国,在琉球群岛新建的弹药库,选址居然离中国火箭军的导弹阵地直线距离不到200公里,这操作简直是“给解放军送靶子”。 连美国智库CSIS都承认:“如果台海爆发冲突,美军在第一岛链内的军事基地存活时间不会超过72小时。” 随着大陆高铁网络越来越密,从福州到平潭的高铁专线已经预留了跨海隧道接口,等哪天“时机成熟”,铺轨车直接开上台湾岛都不是问题。 反观美国,国内债务突破35万亿美元,国债收益率涨到5%,连维持现有海外基地都得拆东墙补西墙,哪还有闲钱在台海跟中国打持久战? 就像华尔街的基金经理们私下说的:“与其在台海烧钱,不如多买点中国国债,至少还能赚点利息。”
其实大陆没必要跟美国在台海死磕,更没必要为了台湾跟美国动武。解放军可以参考以前对
星语梦
2025-07-21 16:13:3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