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终于打中了要害?法新社曝出猛料:2025年中国船厂新接订单量暴跌68%,全

情感励志故事 2025-07-21 12:05:56

特朗普终于打中了要害?法新社曝出猛料:2025年中国船厂新接订单量暴跌68%,全球市场份额从去年的75%骤降至56%,说白了,美国增加了中国出品船只的“坑位费”,日本航运巨头直接暂停订购船只,而韩国则趁势崛起,从14%暴涨至30%。 而这一记看似精准的打击,真的打中了中国造船业的要害吗? 事情得从特朗普2025年1月就职后推出的政策说起,他一上台就兑现竞选承诺,对由中国企业建造、运营或拥有的船舶征收浮动费率的港口停靠费,最初拟定的150万美元单次收费虽因航运业强烈反对而调整,但国际船东们还是被吓住了。 原本计划在中国下单的客户,大多转向了韩国,毕竟,谁也不想每次靠港都被美国“薅羊毛”。 韩国船厂的崛起并非偶然,现代重工、三星重工等企业凭借数十年的技术积累,在液化天然气船等高附加值领域长期占据优势。 中国虽然在绿色船舶领域拿下全球70%的订单,但美国政策加剧了客户对供应链风险的担忧,韩国政府更是迅速抓住机会,通过技术合作和收购美国造船厂增强竞争力。 但中国造船业的根基并未动摇,尽管新接订单量暴跌,克拉克森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仍以52%的全球市场份额位居第一,韩国为25%。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回应掷地有声:“美方基于虚假指控的打压,是对全球海事工业协同发展的破坏。” 美国的算盘似乎打错了,原本想通过打压中国重振本土造船业,却因成本过高和产能不足,让韩国成了最大赢家。 更讽刺的是,美国造船业因钢铁关税导致成本飙升,连海军舰艇维修都得依赖盟友,特朗普政府4月调整后的收费政策,虽减轻了部分压力,却未能扭转订单流失的趋势。 即便面临美国政策压力,绿色船舶的技术优势和成本效益,仍是中国船厂的“护城河”。 值得关注的是,特朗普政府近期释放的信号出现微妙变化,7月中旬,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特朗普已“软化对华语调”,试图通过贸易协议缓解紧张关系,这或许为中国造船业争取到喘息空间。 毕竟,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全球第一,技术积累和产业链韧性绝非朝夕可破。 这场看似激烈的“造船业战争”,实则暴露了全球产业链的深层博弈,美国的关税大棒没能实现“制造业回流”,反而让韩国捡了个大便宜,中国虽在短期订单数据上受挫,却在绿色船舶和高端制造领域稳步前行。 随着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增加,国际航运市场的格局仍在动态调整中,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技术实力和市场规律,终将比政治操弄更具说服力。

0 阅读:61

猜你喜欢

情感励志故事

情感励志故事

情感励志故事